近日,10余省份密集進入“兩會時間”。伴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各省份2018年的工作重點也逐漸明晰。這其中,扶貧、教育、養老等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領域,更成為關注焦點。
資料圖:江西新餘市高新區水西鎮桐林村一電子加工廠,幾名殘疾人和貧困戶在“扶貧車間”加工器件。 王昊陽 攝
【扶貧】
——多地設減貧新目標 強調督察問責
來自國務院扶貧辦的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中國貧困人口在3000萬左右。距離2020年全面脫貧的目標已經進入倒計時,地方政府今年將如何打好脫貧攻堅戰,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如何啃下扶貧這塊“硬骨頭”?地方政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給出了自己的目標和實施路徑。
例如,湖南提出,2018年,湖南要減少130萬貧困人口,2200個左右貧困村脫貧出列,16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江西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確保實現40萬人脫貧、1000個貧困村退出、8個貧困縣摘帽”的目標,同時強調,嚴格考核評估,強化督察問責,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新疆也明確,切實提高脫貧品質,對工作不力、作風不實、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堅決嚴肅查處。
資料圖:在建的樓盤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住房】
——北京、上海等地擬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近年來,針對民眾關切的住房問題,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直強調這樣的定位,今年也不例外。
觀察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擴大租賃房源成為重要抓手。
北京提出,今年,將著力推進建設已供地290萬平方米的共有産權住房和60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儘快形成市場供應;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2.36萬戶。
在同為一線城市的上海,今年計劃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2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此外,上海將新增供應5.5萬套各類保障房,完善共有産權住房制度,放寬廉租住房準入標準。
湖北則計劃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4萬套。
資料圖:北京某幼兒園門口,家長接孩子放學。中新網記者 湯琪 攝
【教育】
——多地擬改擴建幼兒園 北京將強化辦園者主體責任
過去一年裏,有關托幼機構和學前教育的話題,社會關注度較高。今年,在不少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解決“幼有所托”成了2018年重要工作。
例如,北京今年提出,加大幼兒園、中小學師資培養力度,建立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堅持公辦民辦並重,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年內新增學位3萬個左右,積極應對學齡人口變化。
針對托幼機構的管理問題,北京特別提出,加強學前教育管理,強化辦園者主體責任,落實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實施幼兒園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引導家長參與管理,讓孩子安全、家長放心。
上海今年計劃開設500個小學生愛心暑托班,新建和改擴建35所幼兒園,開辦20個社區幼兒託管點。
安徽也將“全面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300個,學前三年毛入團率提高到86%”列為目標。
資料圖 鄭瑩瑩 攝
【養老】
——“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成關鍵詞
除了“幼有所托”,今年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對“老有所養”也作出部署。
例如,北京提出,將推進新建小區養老設施配置標準化,年內新建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50家,加強農村地區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此外,北京還將加大政府購買基本養老服務力度,建立綜合性老年津貼、居家養老巡視探訪等制度,推進養老護理師改革試點,擴大社會敬老優待內容。推進醫養結合,深化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持續提升養老服務品質,更好滿足多元化養老需求。
而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則提出要積極培育養老家政,此外,還提出了“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0個”的目標。
2018年,上海將進一步完善“五位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新建50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8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新增7000張養老床位,改造1000張失智老人照護床位,加快建設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資料圖 張海雯 攝
【醫療】
——多地將繼續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在民眾關心的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水準,成為不少地方政府的目標。
例如,天津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推行分級診療制度,不斷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
安徽也將“深化醫聯體建設,實現縣城醫共體全覆蓋,完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機制,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水準”作為工作目標。
上海將進一步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繼續做實“1+1+1”簽約服務機制,加強全科醫生、護理人員、公共衛生人員隊伍建設,讓社區醫院、家庭醫生成為群眾家門口的健康守護者。
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裏明確,要基本建成省屬5所醫院新院,提升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加快村衛生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強化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打造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此外,該省還計劃全面啟動全民參保計劃。全面實施職業年金制度。推進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實現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確保貧困患者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