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青島市只有5家入圍,原因何在?如何破解?1月11日,青島市政協全會上,劉瑞金委員代表市工商聯發言:要聚焦短板、精準發力,推動青島民營經濟突破發展。
近年來,青島市出臺了一系列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市工商聯認為在擴大政策“量”的同時,要更加注重政策的“質”,要始終關注融資、人才、創新等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更要高度關注提升産業層次、增強産業引領、擴大投資領域等深層問題。市工商聯建議,政府資金要多以産業引導基金滾動扶持的方式資助企業發展,儘量少用在錦上添花的獎勵上,把有限的資源“澆在根上”,少“灑在花上”。
目前,青島市民間資本投資的“顯性障礙”已不多見,但因對民營企業的恐懼和歧視心理,一些領域在招標過程中利用排他性條款“自動過濾”民企。對此,市工商聯認為,在推動市場“準”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市場的“入”,建議列出一批屬於開放範圍的重點項目、工程和領域,專門向民間資本開放。在重大項目建設中,也要敢於給民營企業“第一次經歷”,讓企業在參與中快速成長。
隨著青島大力發展市場主體舉措的推出,一大批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市工商聯認為,在促進企業“生”的同時,要更加注重企業的“長”,“多澆水”“少挑刺”,最大程度減少經營負擔。同時,要努力打造以大帶小的“雁形梯隊”,引導具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進行協作配套,鼓勵大企業將有關生産環節委託給中小企業,不斷提高本地配套率,提升中小企業的生存、成長能力。
“我市政商關係‘清’的態勢明顯,但‘親’的關係有待增強”,市工商聯建議加快出臺政商交往正面清單,明確劃定交往界限,促進職能部門與企業對接交往正常化、規範化、制度化;建立覆蓋面廣、互動經常的政商溝通機制,發揮好商(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健全企業訴求收集、處理、反饋制度,在保護企業權益的前提下,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反映問題、解決問題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