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鄂湘:繼承和發揚民革優良傳統 築夢偉大新時代 ——紀念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70週年

發佈時間: 2018-01-08 09:22:4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張正朋

中國網訊 據民革中央官網消息,2018年1月1日,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成立70週年紀念日。70年來,民革親歷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協商建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在各個時期都以自身的努力奮鬥,為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回顧總結民革70年的歷史和成就,我們深刻領悟到,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是民革的立黨之本、發展之基。

民革是1948年1月1日在香港宣佈成立的。民革在醞釀和成立的伊始,就得到了中國共産黨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廣東省委、香港工委做了大量工作,周恩來、董必武等中共中央領導每人平均對民革的成立給予直接或間接指導。不久,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民革積極響應,並致電中共中央領導人,公開接受中國共産黨領導,為建立新中國而奮鬥,得到毛澤東主席的復電歡迎。1949年9月,民革各方面的代表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了《共同綱領》的制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民革正式成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一員。

在新中國的各個歷史階段,民革始終堅定地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圍繞國家中心任務努力奉獻。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中共中央1989年14號文件發佈後,民革成為中國特色政黨制度中的參政黨,自身建設進入了新的境界,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和參政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樹立了民革良好的參政黨形象。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瞻遠矚、舉旗定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作出了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重大部署,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産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關於加強政黨協商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為多黨合作制度的不斷鞏固完善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方向指引,為民革的自身建設和參政議政奠定了更為深厚的基礎和廣闊的平臺。

當年,民革前輩在十分惡劣、危險的環境中聚集到香港成立民革,公開宣佈接受中國共産黨領導,並決心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這就是民革的初心,是民革70年來始終堅持、不斷傳承的立黨之本。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中共全體黨員“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也是對民革全體黨員幹部的告誡和激勵。我們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和期望,大力弘揚民革優良傳統,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

二、回顧總結民革70年的歷史和成就,我們深刻領悟到,不斷加強參政能力建設,圍繞國家大政方針和人民群眾切身相關的利益問題理性建言、熱誠獻策,是民革的成事之方、奉獻之道。

為國家人民利益、為執政黨的治國理政獻良策、建真言,是民革存在發展的價值和理由。人民政協歷史上的第一個提案,就是由民革主要創始人李濟深等44人聯名提出的。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百業待舉,民革帶領全體黨員及所聯繫的社會人士,通過參加最高國務會議等形式,積極參加關於國家管理和重大決策的討論,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革更加注重充分整合各方資源、發揮集體作用。民革中央和各地組織相繼設置專門負責參政議政的調研機構,參政議政工作不斷向制度化、規範化方向發展並日益完善。經過長時期不懈探索,民革利用和發揮自身優勢,逐步形成了社會和法制、“三農”、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等參政議政工作重點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調研成果,形成大量參政議政意見建議,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

過去五年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民革圍繞福建平潭綜合試驗區、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司法體制改革、農業扶貧、遏制“台獨”等重大課題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特別是2016年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後,中共中央明確8個民主黨派中央分別對口8個中西部省區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民革中央明確了“寓監督于幫扶之中,寓幫扶于監督之中”的工作原則,在開展民主監督的同時,積極調動民革有生資源投向貧困地區,形成了民主監督與脫貧攻堅相互促進、相向而行的生動局面。

從民革參政議政的歷史和成績可以看到,不忘合作初心、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凝集全黨智慧,不斷提高參政能力,腳踏實地履行職能。惟其如此,才能“把所聯繫成員和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三、回顧民革70年的歷史和成就,我們深刻領悟到,孫中山振興中華的偉大理想,蘊藏在他理想和實踐中的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是民革的理想之核、情懷之光。

作為由原國民黨左派和民主派為主創建的民主黨派,民革對孫中山先生一向懷有崇高的敬意和深厚的感情。每逢孫中山的誕辰、逝世紀念日,民革各地各級組織紛紛舉行紀念活動,緬懷偉人的業績和精神,抒發愛國的情懷和志向。為弘揚孫中山精神,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經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勳同志批示,民革中央就成立了當時國內第一個研究孫中山的學術組織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學會,許多地方組織也相繼成立了分會,學會聯合學術界專家、學者,努力拓展學習、研究和宣傳孫中山的新境界。此後,民革中央又成立了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以孫中山愛國思想和精神為紐帶,促進兩岸學者專家的交流交往和海內外各方面人士的交流互動,為祖國和平統一貢獻力量。“繼承和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精神”作為民革的基本特色,被鄭重寫入了民革《章程》中。

民革十二大以來,我們學習和發揚孫中山“博愛”的理想,積極探索開展社會服務和扶貧幫困工作的有效形式,通過興教辦學、智力支邊、物資資助、項目扶貧、教育培訓、産業對接、法律援助等多種方式投身到扶貧幫困的活動中,相繼建立以孫中山先生命名的基金會、醫院、養老院、學校、書畫社(院)、服務機構等機構,幫助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近幾年更是打造出“博愛·牽手”“博愛圖書·十年百館”“寶貝回家”等眾多有影響力的社會服務品牌。這些活動吸引了眾多民革黨員幹部的積極參與,加深了他們對中山先生的感情,增強了民革全黨繼承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精神的自覺性。

70年來,民革幾代人始終以孫中山“振興中華”的理想照亮自己,始終以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精神激勵自己,並把這一理想和精神落實到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積極履行職能的實際行動中,把對孫中山“振興中華”理想的情懷,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巨大精神動力,激勵民革全體黨員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四、回顧和總結民革70年的歷史和成就,我們深刻領悟到,以不忘初心的堅守、理想、情懷和奉獻為引領,團結全體黨員共同奮鬥,是民革的聚才之法、興家之要。

70年來,民革組織逐步發展,人才不斷聚集。作為與中國共産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民革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始終發揮著獨特的積極作用。民革事業繼往開來、不斷發展,依靠的是不忘初心,以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為最高政治準則、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奮鬥理想、以孫中山愛國精神為深厚的情懷、以無私奉獻為高尚的風範,也就是以堅守、理想、情懷、奉獻為引領,吸引和凝聚著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不斷加入我們的隊伍,匯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洪流中來。

多黨合作事業需要人才支撐,人是事業的基礎。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民革就一直狠抓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從早年的注重黨員思想教育和自我改造,到近年來開展“我的精神家園”演講比賽、“觀故居,走多黨合作之路”主題教育活動、“民革黨員之家”建設,其主要經驗,就是要在民革的各項工作中,始終把黨員的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置於基礎性地位,將堅定的政治準則和理想、情懷相結合,引導黨員的政治參與積極性和關心黨員的精神需求相結合,把民革打造成為吸引參政議政人才、凝聚黨員人心的有溫度的精神家園,永葆民革組織的生機與活力。

不久前,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順利召開。中共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中國共産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習近平同志的十九大報告系統闡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出了我國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深刻分析了新時代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務,描繪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未來5年,民革全黨要認真貫徹落實剛剛閉幕的民革十三大會議決議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繼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