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好政協提案工作

發佈時間: 2018-01-05 09:00:51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林儀 | 責任編輯: 王靜

序言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做好政協提案工作的基本準則和重要遵循。”多年來,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始終堅持圍繞全省中心工作,服從和服務於發展大局,較好地助推了廣東省經濟社會的發展。2017年12月19日,廣東省政協召開第五十三次主席會議,對2017年的提案工作成效進行了一次年終盤點。

自2008年起,廣東省建立起黨政主要領導督辦政協重點提案制度,目前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省、市、縣三級黨政領導督辦重點提案全覆蓋。2017年,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共收到提案866件,立案657件,佔提案總數的75.9%,目前已全部辦復。提案主要涉及經濟、教育、市政、科技、醫療衛生、統戰等多個領域。廣東省黨政主要領導、省政協主席會議圍繞廣東省中心工作,共督辦了7件重點提案,分別涉及實體經濟、農業供給側改革、精準扶貧、新階層組織、特色小鎮、環境與健康、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均取得良好的成效。

“實體經濟十條”為企業減負

“製造業是廣東立省的産業,廣東振興實體經濟根本在於提升製造業發展水準。”2017年9月20日,在省政協“關於強力推進以製造業為重點的實體經濟發展”系列提案辦理情況彙報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再次強調,要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優勢助力廣東實體經濟發展,堅持製造業立省不動搖,加快推動“廣東製造”向“廣東智造”“廣東創造”轉變。

自2016年以來,振興實體經濟的聲音成為南粵大地的最強音。圍繞這一中心工作,廣東省政協積極發揮資源優勢,通過提案為振興實體經濟建言獻策。據統計,2017年關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提案超60件,是涉及經濟發展提案板塊中數量最多、最為委員們關注的話題。省工商聯、農工黨省委會、九三學社省委會,鄧飛其、梁琦、戴德豐、周高雄等委員,分別提出了關於推進以製造業為重點的實體經濟發展的提案,這些提案被整合成系列重點提案,由胡春華領銜督辦。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系列提案的辦理工作,專門成立了由省委常委、秘書長江淩和副省長袁寶成牽頭的協調小組,把系列提案分成8個專題,明確了主辦單位、牽頭單位以及會辦單位。

經過辦理,提案中的不少意見建議被吸收進省委、省政府有關政策文件,轉化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有力舉措和行動。比如,針對提案中關於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的建議,廣東省從用能、用地、稅負、制度性交易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省屬國企系統和控股的高速公路路段對貨運車輛通行費實施八五折優惠,把銷售電價每度平均降低6分,執行全省統一的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等等。特別是廣東省政府2017年8月出臺的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10條政策措施(簡稱“實體經濟十條”),預計可為製造業企業直接減負620億元,未來三年累計可直接

減負2600億元,是“實打實”的成果。

“馬上就辦”破解農業改革難題

廣東省政協在致力推動第二産業提升的同時,也不忘關注第一産業。農業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基礎,三農問題則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2017年,廣東以省長督辦重點提案為抓手,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源於民革省委會和劉大濟、王文清等委員在年初提出的關於大力推進廣東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系列提案,也是省長馬興瑞上任以來首次督辦的省政協重點提案。馬興瑞對此高度重視,親自審定辦理工作方案,並多次帶隊深入江門、茂名、湛江、肇慶、潮州、揭陽等地開展調研、推進提案辦理。省政府還成立了提案辦理協調小組,協調督促各辦理單位落實工作任務。

這也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提案。該系列提案共有51個單位參與辦理,並分成十三項專題由相應的部門牽頭辦理,包括調整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增加安全優質農産品供給、加快發展産業化規模化經營、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等。

馬興瑞秉承著一貫以來“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作風,把重點提案工作座談會變成了現場辦理會,逐項落實每一處問題點,逐個叮囑有關部門擔起責任。目前,廣東在創建國家(廣東)種業科技創新中心、推動農業龍頭企業上市、落實用地保障、建設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示範項目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進展。

扶貧大數據平臺築牢精準扶貧基礎

廣東省提出,2018年被幫扶的相對貧困人口與全省同步進入全面小康。面對這一號召,省政協積極響應,省政協主席王榮督辦臺盟省委會和龍建平、鄧文基等委員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實施精準扶貧,提高扶貧實效”系列提案,重在“精準”和“實效”上下功夫。

針對前期扶貧中存在的問題,提案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運用法制思維和法治方式,築牢精準扶貧的法制屏障;加強科技創新應用,進一步發揮農業科技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創新精準扶貧手段,激發扶貧活力;強化科教興農戰略,增強扶貧實效;加強大數據平臺建設,助力精準扶貧。

在王榮的督辦下,提案各辦理單位堅持提案辦理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促進,順利推進了扶貧各項工作。至2017年年底,全省相對貧困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從4000元增長到6883元。2017年預脫貧相對貧困人口60萬,如期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案辦理的推動下,廣東省扶貧大數據資訊平臺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已錄入扶貧數據資訊5億多條,基本實現了“數據監控、責任監控、項目監控、示範村建設、扶貧服務”的可查、可視、可共用。

“扶貧數據要實現動態更新,後面的維護要跟上。”王榮對提案辦理的成果表示讚可,強調要建立長效機制,健全貧困人口動態管理機制,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新階聯”開展統戰工作新局面

2017年5月16日,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簡稱“新階聯”)成立大會在廣州市舉行。這是2月召開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會議後,成立的第一家省級聯誼組織。

從前期籌備到成立,“新階聯”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這要歸功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天時,即2月召開了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會議,3月廣東省委常委會專門研究落實意見,提出要籌備成立省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地利,則是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前沿地,新的社會階層産生早、發展快,存量多、增量大。人和,即統戰系統積極運作,還有省政協提案的“助攻”。

2017年年初,省政協常委黃西勤提出了“關於大力扶持廣東省新階層組織發展,為加快創新驅動與轉型升級再添新動力的提案”,該提案由時任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副主席林雄督辦。在“新階聯”成立大會上,黃西勤也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會長。

據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李陽春介紹,“新階聯”的成立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為各地市開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提供了示範。他表示,將把“新階聯”打造成為有活力、有影響、有品牌的示範性社團組織,重點培養造就一批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和積極分子。

大抓特色小鎮講好廣東小城故事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特色小鎮作為新型城鎮化重要路徑之一在全國推廣開來。2016年,廣東省召開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提出到2020年建成約100個省級特色小鎮。乘著這股東風,廣東省政協委員唐冬生、王正印等提出了“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促進特色小鎮快速發展”系列提案,為加快廣東小城鎮建設發展獻言獻策。該提案由省政協副主席林木聲牽頭督辦。

在提案辦理的推動下,廣東省建立了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包括省發改委、編辦、住房城鄉建設廳等14個省直部門。同時,省政府還出臺了《關於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指導文件;成立特色小鎮創建指導專家委員會,加強創建指導和監督檢查;組織落實特色小鎮建設投融資支援等。截至目前,廣東省共有20個全國特色小鎮,比2016年新增了14個。

提升社會對環境與健康工作的重視

“今年我們廳共承辦了65件提案,可見大家都很關注環保工作。”2017年12月19日,在省政協主席會議上,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廳長魯修祿坦言,環境與健康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社會敏感性強、工作難度大的系統工程。

2017年,廣東省政協將民盟省委會提出的“關於大力推進我省環境與健康的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建設的提案”列為省政協主席會議督辦重點提案,由副主席姚志彬領銜督辦。廣東省環境保護廳作為承辦單位,對此高度重視,魯修祿先後多次聽取提案辦理情況彙報,研究推動提案辦理中重點難點工作。

在提辦雙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提案辦理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一是提升了對環境與健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二是推動了環境與健康各項工作的落實,如建立了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建設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生態環境監測網路互聯共用機制,出臺文件要求各地開展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等。

保護活化古村落,留住最美“鄉愁”

傳統村落一直被譽為“傳統文化的明珠”、“民間收藏的國寶”,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2017年,民革省委會、民進省委會提出了“關於我省古村落的保護和利用”系列提案,指出了目前廣東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活化與傳承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提出了不少切實可行的建議。該系列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由省政協副主席劉日知督辦。

2017年9月,省政協與有關提案辦理單位組成調研組,通過實地考察、查閱相關資料等形式,對東莞、佛山傳統村落的保護、開發利用等進行深入調研,並召開提案辦理工作會議,有效推動了提案建議的落實。

目前,廣東省共有2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56個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160個中國傳統村落、186個廣東省傳統村落。對已認定的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省政府重點加強技術指導、資金支援、活化利用、宣傳推廣以及動態監控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有效地推動鄉村歷史文化傳承和保護。下一步,省政府將加快推進保護規劃編制和實施,積極拓寬保護資金籌措渠道,推進歷史文化保護宣傳工作,延續歷史,傳承文脈,留住鄉愁。

省市聯合督辦,推動解決區域性問題

自2016年開始,省政協提案委積極探索開展省、市聯合督辦提案的工作機制,推動區域性問題的解決。2017年,省政協確立了5個省市聯合督辦的提案,分別是“關於打造中山市南朗鎮音樂特色小鎮的提案”“關於要求將廣州至汕尾高鐵延伸至汕頭的提案”“關於順應廣清一體化趨勢高標準、高起點建設省級(清遠)職教基地的提案”“關於建設廣東茂名粵桂經濟合作區的提案”“關於加快推進寶鋼湛江鋼鐵二期工程的提案”。一年來,省政協提案委的調研足跡幾乎遍佈整個廣東省,甚至幾齣幾進幾個地市,通過調動聯合省市兩方面的力量,提案所涉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政協提案尤其是重點提案,不能理解為‘炒冷飯’,也不是簡單的委員‘提意見’,而是委員圍繞省委、省政府已部署的工作,尋找新的切入點,推動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對於2017年的提案工作,王榮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希望省政協進一步強化品質意識,力求多出精品提案,開展重點提案辦理“回頭看”,紮實做好提案辦理跟蹤落實工作,鞏固提案辦理成果,為推動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政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