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記者 江玲 呼和浩特 報道
有一種相遇,叫做萍水相逢;有一種緣分,屬於命中註定。在呼和浩特市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的“三八紅旗手”孫燕看來,她與老牛灣的緣分可能就是命中註定。
參與“保護黃河萬里直播行動”的嘉賓合影留念,右一為孫燕。于連祥攝影
“人活著要有境界,生活上要有,工作上更要有!”
1989年剛剛結束學業,孫燕並沒有像家人期待的那樣回到家鄉呼倫貝爾,對愛執著的她,毅然決然地跟著那個小夥子來到了大西北清水河這個窮山僻壤,從此與清水河、老牛灣結下不解之緣。
清水河縣是革命老區,當時屬於國家級貧困縣,山大溝深石頭多,出門就爬坡,自然環境非常惡劣,但老牛灣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賦予清水河人民淳樸、厚道、善良、包容的個性。
媒體工作的原因,孫燕接觸到很多模範人物、道德模範、共産黨員、基層學科的帶頭人,深深地被他們與天鬥、與地鬥的不服輸精神所感染。這些年來,老牛灣不斷變化著,已經由國家級貧困縣,變成自治區貧困縣。孫燕認為,老牛灣的變化與這種精神是分不開的,而這種精神不僅僅是老牛灣人民精神,同時也是我們黃河文化精神,是這種精神支撐著老牛灣人民一定要改變命運,改變自然,改變家鄉。
提起老牛灣,孫燕滿滿的全是感激。1989年,她的母親在三尺講臺上因腦溢血突然辭世;1999年秋,一場意外的車禍奪去了她剛滿7歲、活潑可愛女兒的生命;2009年,她又突然查出了宮頸癌。這一連串的打擊險些摧垮了她的意志。正是黃河母親及沿岸的父老鄉親給予她的力量和支援,才讓她克服了重重困難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並開始思考怎樣活得更有價值。
黃河無言靜靜流。在病床上,她悟出了:“人活著要有境界,生活上要有,工作上更要有!”
在十幾年的新聞播音工作中,她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立足崗位,拼博進取,在電視與觀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為了使每一次大型活動都別具一格,她不僅主持還參與策劃撰稿;為了使每個片子和鏡頭達到最佳效果,她常常走進田間地頭和農家的窯洞,進過牛圈羊棚、鑽過雞舍、光著腳站在水渠裏……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成了清水河唯一的一名集導、編、播、製作、攝像多項技能于一身的多面手。
各種獎項也紛至遝來。她是第四屆全國普通話廣播大賽內蒙古賽區優秀獎的獲得者,她是2008年“輝煌三十年”全國縣(市)級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獎內蒙古地區僅有的兩名獲獎者之一。赴杭州領獎時,中央電視臺著名播音員李瑞英、敬一丹、趙忠祥等播音界的前輩們感慨地説:“在偏僻的大山深處,有這樣的同行,我們真為你感到自豪,你真不容易啊!”她還是自治區旗縣裏唯一取得副高級職稱的播音員,2010年,獲得自治區“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黃河母親”孫燕(中)接受直播組委會主席郭麗雙(左)和主持人的共同採訪。于連祥攝影
保護好古村落,文化底蘊、歷史考證才能有跡可循
如今,孫燕已是呼和浩特市人大代表,她説,“我有責任、有義務把黃河、老牛灣的文化傳播出去、傳承下去。讓所有來到這裡的人喜歡這裡,了解這裡的真正內涵。”為此她通過各種途徑研究清水河縣、研究老牛灣,在清水河縣她稱得上的是這方面的行家。現在老牛灣景區的導遊、解説員有很多都是她培訓出來的。但有活動的時候,她經常不管多忙都親自去當解説員,介紹黃河,介紹老牛灣。
在過去採訪中,孫燕發現清河縣周圍好多古村落、古跡需要保護,為此她請教了大量的專家、學者和當地村民,收集了很多原生態的資料。她了解到這些村落大多建於明、清時期,有些村落的形成、佈局、古道、古井以及歷史傳承始於宋、元時期,由於年代久遠,加上缺乏及時修繕,清水河的古村落保護面臨許多困境。一些保存較好的古村落,同樣面臨著問題:現代化的開發建設,使這裡的許多古村落保護面臨危機,古村落、古建築的管理急需加強。
從此,清水河縣的原始生態保護和開發問題便成了她心頭的牽掛。
2014年,正值呼和浩特市對老牛灣進行大開發,她建議“提升老牛灣的文化品位”,得到了呼和浩特市市長的高度重視,將老牛灣建設申請為國家地質公園。今年她再次把古村落保護的建議帶到兩會,得到了代表們的高度認可和熱議。
當別人讚賞她為老牛灣做出的貢獻時,她搖搖頭,説:“不是因為我,一切的一切都得益於源遠流長的古黃河文化,得益於老牛灣地理位置獨特,它在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交匯處,是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同時又是萬里長城和滔滔黃河第一次握手相會的地方,文化底蘊非常濃厚。古村落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建築,保護好古村落,文化底蘊、歷史考證才能有跡可循。”
更多精彩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