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現場 東平湖管理局供
這幾日勞累上火,一覺醒來,嗓子痛了起來。我知道,老毛病又犯了,不由得想起2008年發生在山東梁山蔡樓控導工程防汛搶險的往事。
蔡樓控導是梁山河務局管轄的3處控導工程之一,工程上首與生産堤相連。由於蔡樓河段河勢逐年上提,受回流淘刷影響,灘岸不斷坍塌後退,到2008年汛前,河岸距生産堤僅剩幾米之遠,生産堤一旦潰決,洪水將抄工程後路,造成大面積漫灘和順堤行洪,而黃河梁山段又是“槽高、灘低、堤根洼”的二級懸河“駝峰”段,一旦出現漫灘和順堤行洪,後果不堪設想。
進入汛期,梁山河務局便與工程防守責任單位趙固堆鄉溝通,決定採取拋枕護根的辦法對工程上首進行加固,同時對民兵搶險隊和一線群防隊伍進行培訓,參加演習者達160余人。
我當時作為梁山河務局的文秘人員參加了本次演練,負責宣傳報道,並寫下了《實地 實兵 實情實戰——山東梁山黃河防汛技術練兵小記》,記述了本次防汛搶險演練的過程。
汛情瞬息萬變。隨著調水調沙流量不斷加大,蔡樓控導工程上首坍塌加劇,練兵變成實戰。搶險現場,照明設備架起來了,一頂頂帳篷搭起來了,一台臺挖掘機、運料車開進來了,一項項搶險方案緊急擬訂並實施,機器的轟鳴聲、喇叭的叫囂聲、指揮人員的呼喊聲響成一片。
洪水像在有意考驗梁山黃河人的防汛搶險能力。幾天后,該段河岸再度發生更為嚴重的坍塌險情,蔡樓控導工程上首告急。關鍵時刻,梁山縣防汛指揮部啟動緊急響應程式,濟寧軍分區所轄梁山、嘉祥、汶上3縣的民兵預備役部隊火速趕赴現場,散拋石塊、土方填築、鋪設土工布、壓拋石料,年輕的預備役隊員個個如猛虎下山,很快,在270米的險情段上緊急修築起3個長10米、寬20米的臨時性壩垛,這才穩固了河岸,暫時消除了洪水抄工程後路的威脅。據統計,參加本次查險、搶險的專業技術人員達1648人次,群眾隊伍4.19萬人次,動用石方4320立方米、土方3.29萬立方米、鉛絲7.31噸。
從防汛演練開始到壩垛修築完畢,前後近20天時間。那些日子,我天天隨同領導查看工程,與搶險隊員一起守在現場,由於汛期宣傳紀律的規定,沒有再進行公開報道,但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資料。同時留下的,還有一個永遠無法根除的“印記”。
高溫天氣,水成為第一必需品。作為一名女同志,穿梭在男人們的行列裏,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整天不喝一口水,以致導致缺水上火、嗓子幹疼。最初以為沒什麼大礙,吃些藥片足以應付。可後來疼痛加劇,不得已我去打了一針,可仍不見效,再後來嗓子幹澀發緊、吞咽困難,只好晚上輸液,白天待在現場,絲毫不敢懈怠。
待搶險結束,我乘車急馳近200千米,趕去看望遠離河南老家在山東濟南住院的父親,那時,我的嗓子幾乎説不出話來,連麵湯也難以下咽,呼吸時得用力向外拉扯嗓子處的皮膚方能感覺順暢。母親見狀心疼不已,忙陪我去看病,並連夜在醫院裏為我熬製了中藥,這才慢慢得以緩解。此後每每上火,嗓子便會第一時間給予抗議。這,也成了蔡樓防汛搶險留給我的終生“印記”。
2015年9月,我因工作調動離開了工作20年之久的梁山。人生的瑣事太多,總有一些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模糊。我感謝那次搶險留下的“印記”,這無法根除的毛病,時時提醒我,在我的第二故鄉梁山,還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過往,不能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