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秦明照: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警惕“玻璃心”
中國網張寧銳 付文一報道
由於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不健康飲食、超重和肥胖、吸煙、過度飲酒、缺乏體育鍛鍊、生活及工作壓力等危險因素在我國居民中普遍存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水準較高,嚴重影響我國居民生活品質及生命安全,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已成為我國人民越來越關注的重要話題。本期《e.健康》特請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老年科主任秦明照教授,帶您全面了解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慢性非傳染疾病中的頭號殺手
《e.健康》:請秦主任給大家介紹一下,目前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的一些情況。
秦明照:中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裏面第一大殺手,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最高的就是心血管病。2014年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稱,中國大約有2.9億人患有心血管病,也就是説成人裏面每5個人就有一人有這種疾病。大概死亡是每年死亡350萬,也就是説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亡於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就是人體的心臟大血管發生的疾病,最最常見的就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病。
表現為不穩定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無痛性的心肌缺血。如果發生在腦血管,表現為腦出血,出血性腦卒中,一過性腦供血不足或者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如果發生在大動脈,表現為主動脈瘤,或者是主動脈夾層的破裂,如果發生在腸係膜的血管,表現為急腹症,或者消化道出血。還可以發生在下肢的動脈,表現為走一會兒路就感覺到下肢的疼痛,或者是安靜狀態下下肢的疼痛,需要壞疽的這種情況,那這些都稱為心血管的疾病。
這種疾病來勢兇猛,可能剛一得這個病,還沒有來得及治療突然地就死亡。如果在一個比較合適的場所,有一定的人員的救治,可能能挽救生命,但是可能絕大多數這個病人剛一得病就死亡了。
再有一些病人,比如説突然地腦梗死了,出現了偏癱失語,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有的人可以完全恢復,但是很多人還遺留有一些肢體和語言功能的障礙,那就是致殘了。並且復發率也是很高的,無論是心梗還是腦梗,得了第一次大概有1/3到1/2病人還可能再得。另外就是説如果得了心梗,那他得腦梗的機率也是高的。如果得了腦梗,再得心梗的機率也高,所以這些血管的疾病是相互影響,甚至是並存的,有的人一個人身上可能各個血管都有一些疾病表現,所以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
心腦血管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
《e.健康》:那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有沒有一些危險因素,哪些是誘因。
秦明照:湘雅三院最近公佈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沒有冠心病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有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他發生心血管病的幾率是大概2.6%,如果這個人雖然沒有家族史,但是生活方式不健康,那他的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大概就能達到97%,如果這個人有家族史,但是他仍然採取比較健康的生活方式,發病幾率也只有2.9%。所以心血管病其實也可以説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如果採取了比較正確的生活方式,是可以延緩或者避免發生心血管病的。
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最常見的是高血壓,第二就是血脂異常, 第三就是吸煙,吸煙對血管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主要是血管內皮的功能會有影響,血管功能不好以後,就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再有的因素就是糖尿病,除了糖尿病以外還有一些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加上糖代謝異常的人,也容易發生心血管病。
再有一個就是和生活方式相關,缺乏體育鍛鍊,精神壓力大,這些都可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可干預的,那就是跟遺傳有關了。
危險因素還有一個就是肥胖,肥胖在世界各國不同的人種裏面,判斷標準是不一樣的,中國是屬於亞泰地區的標準,由體重除上身高的平方,身高是以米來計算的,得出的一個數字。如果是正常體重,應該是18.5到24,24到28就屬於超重,超過28就屬於肥胖。如果低於18.5就是體重減輕,應該力爭在18.5到24這個範圍是最合適的。
如果出現明顯症狀,要及時就診
《e.健康》:那心腦血管疾病在發病之前是不是會有一些症狀。
秦明照:第一個比較常見的就是心絞痛, 第二個是呼吸困難。
再有就是口唇發紫,另外就是一過性的暈厥,那再就是跟腦血管有關的,突然覺得一側的肢體的無力,或者是一過性的記憶力喪失,還有語言障礙,或者是突然一側的眼睛看不見了,然後一會兒又恢復了,這些都可能有腦血管病有關,出現了這種症狀的時候,應該及時地去就診。
還有一些表現為心臟嚴重情況的時候,不表現為心臟的症狀,而表現心臟以外的症狀,比如説這個病人心梗,有的病人不是嚴重的胸疼,而是表現為上腹疼,那就有的病人認為是胃疼,可能吃的不合適了,而把這個應該可以搶救的時機耽誤了,所以當出現一個有跟平常不一樣的情況的時候,應該給予警惕。
基因檢測對於臨床病人合理用藥效果顯著
《e.健康》:現在有很多很先進的辦法來進行疾病的預防,比如説基因檢測,這個目前好像很火,秦主任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基因檢測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
秦明照:基因檢測逐漸廣泛地應用於臨床,現在臨床真正用的比較多的是通過基因檢測來判斷一種疾病適合不適合用某種藥物。而真正對於高血壓,糖尿病來説,因為不是一個單基因的病,不能説查一下就知道我得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多大。但是對於臨床的病人,基因檢測在指導合理用藥,有的放矢的用藥,是非常有意義的。
年輕人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刻不容緩
《e.健康》:請秦主任為我們介紹一下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對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秦明照:心血管病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改善來減少或者是延緩發生。控制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戒煙限酒,減輕體重,規律地鍛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都對於預防心血管病至關重要。
年輕人特別是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另外就是足夠的睡眠,規律地運動,這些都是對心血管的預防有好處。
每年的常規的查體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過查體發現一些蛛絲馬跡,進一步地檢查,來早期發現心血管病。如果一旦發生有不正常的情況,特別是懷疑有心血管病相關的症狀的時候,應該及時儘快地就醫,得到及早的診斷和正確的治療。
嘉賓簡介:
秦明照,教授,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老年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市健康科普專家。
《e.健康》簡介:
"十三五"期間,健康中國成國家戰略。為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健康中國行”要求,北京市選拔了一批優秀中青年健康科普專家,推動全市健康知識普及。
為滿足廣大網友對健康科普知識的強烈需求,服務“健康中國”的戰略要求,中國網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經2年多探索,于2016年6月起,正式啟動《e•健康》系列微視頻節目。
該節目選題集中在百姓關心的慢性疾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營養膳食等話題,每期專訪一位知名健康科普專家,錄製30-40分鐘,成品動漫視頻3分鐘,輔以深度圖文報道。節目以動漫、微視頻、圖解等新媒體形式,在中國網等全國性知名網站網站和手機端、微信等新媒體上傳播,以期把話語權還給真正的健康專家,用生動、時尚地傳播嚴謹、科學的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