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惠榮:一團火般的真情世界

發佈時間: 2016-10-21 16:29 | 來源: 中華兒女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玲

她,如此平凡,一名醫院管理者,一個民建會員,一位妻子和母親。

她,又如此不凡,做醫院管理能成為業內頂級專家,做民建會員能成為優秀核心人物,做妻子和母親能讓家庭成為全國最美家庭。

她就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衛生管理研究員侯惠榮。

走在醫院裏,侯惠榮時不時揚手,頷首,微笑,和迎面而來的同事打招呼,在這所醫院工作了30餘年,醫院的絕大部分醫生都跟她很熟,都會尊稱她一聲“侯姐”。侯惠榮對醫院的每一個建築和每一條動線都瞭如指掌。

“為了準備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關於《努力推進養老服務》的材料,我全程策劃並主持明天在雁棲湖召開相關的研討會,所以今天特別忙。”她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書:《推進養老服務探究》,這是她主編的,內容包括國內外養老服務現狀分析與研究、網際網路+促進養老服務供給處改革、養老項目案例分析與調研等內容。“身為民建會員,就要時刻想著建言獻策。”侯惠榮説,聲音乾淨利落,爽朗熱情。

侯惠榮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現任民建中央人口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北京市委婦委會副主任、民建朝陽區委副主委、朝陽區政協委員等職。在一些民建會員心中,侯惠榮是熱心腸的侯姐、她就像一個知心大姐,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只要遇到問題,只要找到她傾訴困難,她都會全力相助。有人説,她就像是一輪“小太陽”,每天精力充沛,活力四射,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醫院造價控制的巾幗能手

侯惠榮本來學的是臨床專業,在麻醉科工作多年,由於工作需要轉到後勤崗位。在後勤部門工作期間,她繼續潛心學習、深入研究。“從臨床到後勤工作,是一個轉折,在接觸後勤工作之前,我對基建知之甚少,”侯惠榮説,“不懂,就去學。如果説,我有什麼經驗可以告訴年輕人的,那就是堅持不懈的學習。”侯惠榮快人快語,她指著書桌上的書,“我們家的業餘生活很簡單,大部分時間就是看書。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鑽研業務。”從一個熟練的麻醉師到完全陌生的領域,並很快在這一領域做出卓越成就,侯惠榮所憑藉的無它,唯有勤奮。為了對醫院基建國撥資金的有效監管,她利用業餘時間考取了財務相關資格證書。通過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參與初步設計,工程招投標,到竣工結算和決算等建築過程的全程管理,使她成長迅速。白天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晚上回來就在書中尋找答案。她注重理論結合實踐,又善於討教,在工作中舉一反三,勤於實踐,長于思考,很快便成為醫院造價管理方面的專家。目前身為腫瘤醫院衛生管理研究員的她,還在做“現代項目管理技術在醫院精細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她先後參與了國家發改委、衛生部《在京醫院總體發展規劃》論證研究,參加了腫瘤醫院外科樓、診斷樓、門診樓等的全程規劃設計、建設過程管理及大院建設規劃的研究與實施,經過不斷總結、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醫院管理模式——“全程造價控制”管理模式。

“所謂全程造價控制模式”,就是要合理使用人、財、物,將工程品質、造價、工期的管理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把醫院建築物建設成為使用方便、實用美觀、安靜舒適、節能降耗,內部空間變化靈活的綜合建築。”侯惠榮提出了組織健全基建隊伍;優化初期建築設計、規範招投標管理;緊抓設計概算、工程預算、竣工決算三個環節;加強材料成本控制等建議。“這樣就能有效降低造價,減少腐敗滋生,使建築成品物超所值。”她也因此被譽為“醫院造價控制的巾幗能手。”

由侯惠榮創辦的亞洲醫院建設新格局高峰論壇,為業界搭建國內外的交流平臺,大會主席的她五年來一直堅守舉辦純學術會議。多年來,作為國家發改委重大項目稽查專家的她盡職盡責,通過她的“全程造價控制”管理模式的培訓及稽查,她為國家節省醫院建設資金數億元,僅某省1個項目,就為國家挽回了經濟損失達1.38億元。作為國家發改委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她在對北京醫院、301醫院、吳階平泌尿中心等醫院的設備採購,對廣安門醫院、協和醫院、醫科院整形外科醫院等重大基建項目投資評審中都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議,調整動線、合理佈局,降低造價,減少投資,全程動態控製造價,讓院方受益匪淺。同時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相關領導高度認可,所以特聘侯惠榮為國家發改委常年評審和稽查專家。作為中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她所做的新技術風險評估機制研究2014ZCYJ04課題有深度、有創新、可操作,獲得了同行業專家們的一致好評。她作為江蘇省雙創人才答辯評審醫藥專家組組長嚴格把關,對參評人員提出的真知灼見使他們非常受益,認真篩選出了非常優秀的人才,收到了江蘇省有關部門的多次邀請出席相關會議。

除了在醫院建設管理方面成長為專家以外,她還是丈夫周志祥的賢內助。周志祥主任是國際國內著名的結直腸腫瘤外科專家,承擔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侯惠榮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又加入到了丈夫的科研團隊中,為了學習統計學知識,她專程到北大報了研修班,為了繪製好設計圖表,她又跑到中央美院學習平面和立體設計……多年來,她學習涉及的領域之寬,之深,令她周圍的人為之驚訝。她深知,知識永無窮盡,學習才是自我提升的最好途徑。

熱忱並盡職盡責著

2007年,侯惠榮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自從成為一名民建會員,她就時刻以民建精神嚴格要求自己,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腳踏實地的工作方式,影響著身邊的每一位民建會員。“既然成為民建的一員,就要認真履職,參政議政,盡職盡責。”她説。在擔任民建北京市朝陽區委副主委之時,分管建材院支部,由於該支部成立已經60多年了,會員年齡普遍偏大,組織活動較難。侯惠榮上任伊始,便開始積極與建材院會員溝通。第一次與建材院成員見面時,正好臨近春節,她説:“看自己家老人也要帶點禮物吧!”她自掏腰包,為每個人準備了一隻保健杯。民建創始人黃炎培的兒媳蔣秀娟女士看到侯惠榮朝氣蓬勃地組織活動,感動地説:“沒想到您剛上任就參加我們支部活動,見到您,有一種終於又找到組織的感覺。”

侯惠榮堅持將中共會議精神、政協會議和民建會議精神及時傳達給每位會員,使他們儘快學習、領悟國家新時期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他們愛國、愛會的信念,她多次在政治學習時親自解讀新政策、新精神,通過以身作則樹立正風正氣的榜樣作用,得到了眾多會員的由衷敬佩。年終公開化的全員履職點評方法,使科教專委會每位委員從鬆散無序狀態進入到工作熱情倍增狀態,參政議政、社會公益各方面工作有了質的飛越。

她在擔任民建中央人口醫藥衛生委員會和民建北京市委婦委會副主任期間,熱心公益,強調與各級社會婦女組織共同開展公益愛心活動。“人生在世短短幾十載,總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她常常這樣對自己説。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之餘,她將大部分業餘時間都投入到公益活動中,不但自己積極組織參與,還動員自己的先生、兒子、親戚朋友一起上陣,“要傳遞正能量。”這是她常常説的一句話。在為SOS兒童村的孩子、媽媽及工作人員進行免費體檢義診活動時,她家周主任最先到場,不但提供專家技術支援,還提供財政支援,她的兒子在國內外當過志願者,則成為此次活動的總體策劃,佈置場地,與媒體溝通,成為媽媽的最得力助手。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每個人內心其實都有一團火,都期待去燃燒,去奉獻,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激發她們內心的愛,為社會做貢獻。”為此,她組織策劃發起的“思源工程-巾幗關愛活動”,從2013年起已連續舉辦三屆。她作為中國女醫師協會常務理事,帶領各個專業的專家們既為北京郊區300余名貧困婦女、北京100余名民建基層女會員和為100名首都最美家庭成員,提供了優質的健康保障服務,又配合北京市婦聯的關愛基層婦女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援,使之成為了民主黨派與社會團體共同開展大型公益活動的特色互動性項目。

除此以外,她還帶領民建會員和中國女醫師協會的醫護工作者們到天津北辰、湖南懷化等為老百姓和宋慶齡故居的工作人員義診,這些活動由她牽頭組織。由於她在醫療系統與民建會內的好人緣,每次活動,她周圍的人都説,“侯姐,需要我做什麼您儘管吩咐,”她用自己的熱忱感染著身邊的人,儘管為此忙得沒有週末,沒有了休閒旅遊,不過,她樂在其中,她願意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她的帶領下,投入到公益行動中去。

由於她在醫療領域內的成就,她被全國各地邀請講座,還被聘為北京五洲婦兒醫院的名譽院長,她把講課費和名譽院長的收入,全部捐贈出去做公益。她積極踴躍的參加各種民建,政協和社會上的救災捐贈,如為雲南魯甸災區衛生院捐獻棉帳篷和辦公用品,為汶川、玉樹地震、抗洪救災等捐款,她總是盡己所能無私奉獻。她還積極參加防治艾滋病、禁毒歌曲徵集及傳承中華禮儀文化等公益活動,免費為養老社區的老人們,為發改委、婦聯、人大、企事業多個單位做健康及和諧家庭的講座。

由於她長期以來對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侯惠榮被北京市家庭建設促進會和北京市婦女對外交流協會特邀為副會長,中國婦女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2014年獲得北京市三八紅旗手,2015年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民建全國優秀會員,2016年獲得民建全國社會服務先進個人等稱號。

“全國最美家庭”的背後

侯惠榮做事乾淨利落,善於與人交往,活動能力強,心氣兒也高。“我年輕時不服輸,凡事總想領先,”也正是這股子心勁兒,讓她從一名普通麻醉師成長為醫療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人。也正是這股子心勁兒,讓她在加入民建伊始,就下定決心,督促自己要認真地幹,成為一名有建樹的民建會員。隨著年歲漸長,曾經爭強好勝的心漸漸變得平和圓潤,“如今,我的心氣兒也很高,但是方式不同了,我更願意站在年輕人後面,讓他們衝,看著他們成長,我願意托舉他們。”不論是在醫院,還是在民建會內,她都如此,在歲月年輪的歷練中,她愈來愈大氣。

其實,在侯惠榮身上,蘊含著兩種全然不同的特質,一方面她可以風風火火,一馬當先,衝鋒在前,另一方面,她又可以溫婉柔順地站在後面,默默托舉著其他人。這兩種特質就是如此矛盾又統一地結合在她身上。在工作中,她願意讓年輕人上,她在後面給予有力的支撐,在家庭中,同樣如是,“我的先生,周志祥,我叫他‘周兄’他呀,比我更優秀。”説這話時,崇拜之情盪漾在滿臉笑意之中。年輕時,她是個美女,家庭出身好,追她的青年才俊很多,還有人給她介紹高官之子。她都一一搖頭,她看中了周志祥,那個沉默內斂的年輕醫生,“當時分來的年輕醫生很多,很多人下班喜歡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只有他,坐在桌邊,拿著手術線,不停地在練習打結。”她回憶著。就那樣一個細微的動作,她看在眼裏,覺得“這是一個注重事業的男人,能沉住氣,能做成事。”於是,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在當時別人眼中“都很平常”的周志祥,很多年過去了,時間證明,侯惠榮很有眼光,她的選擇沒錯,周志祥在經年的努力中,成為腫瘤醫院有名的“週一刀”,我國著名的外科專家。而在長久的家庭生活中,她總是默默支援著她的周兄。“當初從麻醉科到後勤工作,除了有醫院的安排之外,考慮到照顧家庭也是一方面。”因為在後勤崗位,上下班時間固定了,她可以給她的“周兄”和兒子做一頓熱乎乎的飯菜,後來,又是因為“周兄”周志祥的原因,她放棄行政院長的競選,選擇在醫院“無官一身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今,她的兒子清華大學環境學博士畢業,她的周兄成為著名的“週一刀”,她的家庭也被評選為“北京和諧家庭”和“全國最美家庭”。

而她,在兼顧家庭的同時,自己也熠熠閃光,成為民建會內活動能力特別強的“侯姐”。每天忙碌著,她基本上每天淩晨四五點起床,打開微信各個工作群,有什麼事情需要處理的,及時處理。“今日事,今日畢”是她的行事風格。許多人都有的拖延症,她沒有,“哪有時間拖延呀?”她笑容爽朗。是的,在一個熱愛生命的人眼中,每一天都要過得充實,那才有帶勁兒。她喜歡用力地活著,負面情緒有嗎?也有,很少。“那麼忙,哪有時間有情緒?”她説,“如果説,現在還有什麼感觸的話,我覺得我對生活充滿感恩,我身邊的人都特別好,對我也特好。”她喜歡記得別人的好。

“人生一世,充實,開心最重要。”年過五旬,她的身材依舊保持姣好,走路依舊風風火火,不顯任何老態。老,這個字眼,距離她的字典很遠。未來,還有更多精彩在等待著她!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