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鄭曉靜當選為新一屆中國科協副主席。在鄭曉靜看來,科學研究和科學教育都是一次美麗的冒險,科學家一定要把兩項工作融入到國家發展和需求中去,辦大學也如是,在建設雙一流大學過程中,更要立足中國大地,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對標國際前沿,為國家戰略服務。——編者
鄭曉靜
今年6月,全國政協委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電)校長鄭曉靜當選為新一屆科協副主席。此前,力學專業出身的她已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而且還是唯一一位女院士校長。
鄭曉靜生活簡樸,辦公室設在辦公樓裏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除了一張桌子和文件資料,唯一的裝飾就是與學生的合影照片,以及學生在畢業之際送給“曉靜姐”的各種各樣的手工。
鄭曉靜給人的第一印像是一個嚴肅、不茍言笑的女科學家。實際並非如此,她説話柔聲細語,經常保持微笑,讓人如沐春風。聽她講學生、科研、教育教學,能感受到她發自內心的熱愛。
鄭曉靜對科學研究有著超乎尋常的癡迷,她最喜歡生物化學家布魯斯·阿爾伯茨的一段話:“科學是一項偉大的冒險,是值得花費一生的偉大事業。從事科學研究和科學教育,可以使人精彩地度過一生,因為其中總是充滿著新鮮、引起你的好奇心,並不斷給你驚喜。”
碩士畢業後,鄭曉靜原本已經留在華中科技大學任教,但為了尋求馮·卡門圓板問題的完美解決,“當時想也沒想就離開家鄉和親人去了蘭州大學,師從錢偉長先生的弟子葉開沅先生。後來想想,這在當時就是一種冒險。”鄭曉靜回憶説,當時在蘭州生活比較艱苦,錢偉長先生也曾提醒她:馮·卡門圓板問題很難。然而,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除了艱辛,鄭曉靜卻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鮮和驚喜。
1997年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援後,鄭曉靜轉而研究我國西北風沙問題,這在當時的科研評價導向下,更是一種冒險。可是當成功地定量再現出數百平方公里沙漠的形成演化過程,並預測出沙漠邊緣在不同自然和人工干預條件下的擴展速度,以及主導研發能節約2/3成本的優化方案被甘肅民勤地區應用在鋪設5千畝固沙草方格時,她覺得一切都值得。“那時體會到的不僅是艱辛、新鮮和驚喜,還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為國家服務的一名學者內心的充實。”鄭曉靜説,這場科學的冒險,起點是一種好奇心,過程是一種堅持精神,而延續的則是主動融入祖國發展與需求的一種使命意識。
作為一名大學校長,鄭曉靜對培養大學生的科研精神尤為重視,在她看來:“在奠定學生立身之本方面,大學首先必須提供足夠鮮活的知識體系,不僅不能過時且必須具有前沿性。因此,必須抓住鮮活知識的源頭——科學研究,不能顧此失彼。”
在鄭曉靜看來,學生的科研動力首先起源於一種問題意識,一種由好奇心驅動、對問題持開放式態度,體現思維的獨立性、創造性、活躍性和深刻性的素質。做科研的過程從某種角度看,也是一種能夠承受高強度艱苦學習和訓練,挑戰自己超長時間學習工作的極限、挖掘自身潛力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能將這種素質放大,將這種過程拉長,支撐和激勵人一直走下去的,還是發自內心的服務國家需求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感。”
把學生放在心中,重視本科教育教學,是鄭曉靜來到西電之後著力推動的第一件大事。此後,她主持召開了全校性本科教育工作會,發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思想大討論,確立了兩個共識: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本科教學是學校經常性的中心工作;通過以提升品質為核心的綜合改革,著力構建“基於激勵和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的本科教育體系和基於創新創業的研究生培養體系”兩個體系,推動“以生為本、德育為先,以學為要、厚基強實”向教育本質的回歸,“以師為本、學術為先,育人為要、德藝雙馨”向辦學本位的回歸,以及“崇尚學術、回歸工程,問題導向,需求牽引”向科研本質回歸等“三個回歸”。
鄭曉靜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潛力和動力,引導學生在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推動社會的進步。”
在剛剛過去的畢業典禮上,鄭曉靜對大四學生有一段語重心長的叮囑:“我希望你們不要只是為個人的生活安逸而奮鬥,而是要真正找到生命的意義併為之付出自覺主動、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堅持,永遠‘知’在高遠處,‘行’自點滴中。無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哪個位置,都能努力發出自己的光、以自己的方式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對話鄭曉靜:
雙一流大學要做問題導向的科學研究
教育週刊:在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您是唯一一位在現場的高校校長,您認為在創建一流大學的過程中,高校應如何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
鄭曉靜: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迫切需要高校提供更加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撐的當前,大學就是要有更加強烈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絕不能簡單地為了創建一流而創建一流,必須始終把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積極主動肩負起這一光榮使命,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一流建設的全過程。
為此,我們提出了國家“雙一流建設”的“西電思路”:即“國家急需、世界一流、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具體來説,就是立足中國大地,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對標國際前沿,致力於解決那些事關人類福祉的根本性科學問題,特別是制約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問題、先導性問題和關鍵瓶頸性問題,做問題導向的科學研究。同時,通過協同深化學校內部的綜合改革,匯聚人才,整合資源,集中財力,著力解決學校科研“軟”和“散”以及“兩張皮”的短板,真正以重大問題的解決産出一流成果、培養一流人才,推動一流大學建設。
最近,學校已經決定先行啟動“一流建設”,著力在解決重大問題中培養人才、産出成果、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進而提升學科影響力。
正是這種對國家需求的強烈使命感與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激勵著西電在上世紀50年代率先開設了資訊論、雷達、通信等專業,開創了IT學科先河;在網路安全直接影響國家安全的當今又率先成立網路與資訊安全學院,並成為國家首批兩個網路安全人才培養試點基地之一。我們這個新學院的定位是要成為網信安全領域的關鍵人才培養的基地、核心技術攻破的突擊隊、建設發展諮詢的智庫和高層次人才聚集的高地。
教育週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這兩支中國資訊感知技術領域的國家隊,共同組建的資訊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自2012年8月揭牌以來,無論是在發展成效還是機制創新方面都産生了重大影響,能簡要介紹一下基本情況嗎?
鄭曉靜:學校聯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共同組建的資訊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要還是想更好地服務國家資訊感知技術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同時以需求為牽引,帶動體制機制、發展模式的改革創新,進而著力打造我們國家資訊感知技術領域新理論、新體制、新技術、新器件的創新研究平臺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歸根結底,還是要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經過兩年的培育與運作,2014年中心以全國第二、行業産業類第一的成績正式通過了國家“2011計劃”評審認定。總體而言,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我覺得至少説明兩個問題,其一,我們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集中力量突破關鍵“瓶頸”問題的定位是準確的;其二,我們對國家“2011計劃”通過科研、學科和人才培養這“三位一體”的體制機制改革實現協同創新的理解是準確的。
教育週刊:有哪些具體經驗?
鄭曉靜:一是“雙核”。學校是這個中心的牽頭單位,中心實行雙理事長制度和理事會領導下的中心主任負責制。也就是説,中心的最高管理機構是一個“雙核”運轉模式,中心不僅僅由高校領導,企業除了在投入資金外,也更多地參與到中心組建、人員任命的工作中去。二是“流動”。按照“淡化屬性、按需聘任、動靜結合”的原則,中心人員由固定人員和流動人員組成。也就是説,來自協同單位的各類人員,在中心工作時只流動並不調動,有效促進了協同創新體的人才流動,打開了人才流動的壁壘。三是“共用”。協同單位均是獨立主體,協同目標達成一致後,核心在於確立信任機制和協作模式,形成雙方都認可的利益機制。為此,學校與中國電科共同出資1億元,成立了隸屬於中心的資訊感知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這一研究院具有獨立法人運作資格,為各參研單位、個人的成果收益提供了有效組織保障。總體來説,中心成立後,作為一個協同體承擔項目,改變了以前一家承擔不了大項目、多家PK小項目的局面,雙方共同承擔了一批863重大項目、973項目、專項任務,一批關鍵技術也隨之實現突破。
教育週刊:您曾提出:“幫助青年人找到自我發展的目標和道路,是大學教育的本質,也是解決就業問題、實現‘萬眾創新’的源頭與關鍵。”目前很多大學生對於未來感到迷茫,如何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發展方向?
鄭曉靜:大學有別於義務教育最直觀的一點就在於,它是家庭和社會之間的一個過渡區,更加貼近社會。青年人經過此過渡區的洗禮之後可以更好地認識自我,大學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是幫助他們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遠大目標,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人的過程。
怎麼讓他們找到自我並成為更好的一個我?應該有五個層面的意義,一是在職業層面,為學生提供更加廣泛豐富、更加系統深入、與社會聯繫更緊密的各類課程,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點,更加成熟地選擇和規劃自己的未來;二是在專業層面,對他們進行嚴格的專業訓練,幫助他們獲取未來安身立命的專業知識;三是在思維層面,幫助他們掌握邏輯理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在內的思維習慣和思考方法,學會將書本和他人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知識”和改變社會的現實力量;四是在精神層面,通過大學這樣一個富有文化氣息之地,提升品位、涵養底蘊、品味和思考人生的價值,最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五是在實踐層面,讓他們在多元文化的互動、理解和包容中經歷“南來北往”、見識“南腔北調”,體驗失敗、分享成功、學會求同存異,慢慢將人類社會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智慧內化為自我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我們強調的基於激勵和引導學生走上自我發展之路的教育體系,就是要通過學校的激勵、引導和幫助,使得學生能夠不斷認識自己,充分激發他們想像的空間,幫助學生把知識建構進他自身獨特的意義結構中,形成探索性思考的能力,而這也是當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創新既不是少數人的專利,也不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樓閣”,創業沒有特指的行業,也沒有特殊的群體,不能將其狹隘地將創新創業理解為只是針對少數有志於創業學生的單獨“處方”,更不能簡單地把創新創業教育看成一種為了促進就業的應景之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不是兩個隔絕的東西,而是應該將敢為人先、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創新精神和文化有機融入專業教育之中,融入大學教育的各個環節。
如果真正通過大學的教育,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激發創新意識、造就創業本領,能夠激勵和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發展自己,走上自我發展之路,那麼未來,他們必將能夠成為有批判性思維和腳踏實地解決問題的建設者,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給出更強、更大的貢獻度和支撐力,並且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也一定能夠始終找準方向、為之努力並最終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