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當創新“遇見”科技 ———北京市海澱區政協建設“網路政協”的探索
北京海淀,一個獨特的地方,科技資源豐富,創新要素集聚。多年來根植于這片智力沃土的海澱區政協,從來不缺乏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如今,創新“遇見”科技,“網路政協”初現端倪,並開始在海澱區政協持續發酵。
搭平臺讓“隱形的翅膀”真正騰飛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5週年大會的講話中就提出,“政協要拓展協商內容,豐富協商形式,積極探索網路議政、遠端協商”等新形式。
“積極探索和創新‘網路政協’協商形式,是新形勢對基層政協主動適應新常態提出的新要求。”在海澱區政協主席彭興業看來,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核心區,海淀擁有得天獨厚的科技資源優勢,海淀政協有條件也有責任當好政協履職方式現代化的“排頭兵”。
做什麼?如何做?區政協用近五年時間初步完成了“網路政協”的開發建設,不僅建設了專業化的政協網站及網上提案系統、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而且建立了委員微網志、微信平臺和新浪網全國首個政協微網志圈,開發並逐步完善了移動互聯平臺及其PC端和“網路履職之星”等延伸項目。
“當然,‘網路政協’不是搞形式、耍花架子,而是實實在在為委員創新履職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據彭興業介紹,最新完善的移動互聯平臺有五大具體目標:一是新聞發佈,保證資訊有效快速精準傳遞;二是履職平臺,拓展履職渠道創新工作模式;三是交流溝通,方便暢所欲言保證合理有度;四是學習中心,提高委員建言獻策專業能力;五是服務平臺,增加委員歸宿感提升滿意度。
如今,這些目標正一步一步實現。
無論海淀全會、議政會、年度專題協商會等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還是平時的各種專題網路論壇,海澱區政協移動互聯平臺從來沒有冷清過,委員網路協商議政越來越活躍。
據介紹,海澱區政協現有委員429名,自2013年9月議政會開始啟用移動互聯平臺以來,委員已下載安裝的有386人,覆蓋率佔所有委員的90%;截至目前,人員登錄平臺次數為123萬餘次,按平臺上線時間來換算平均每人每天登錄系統3次;平臺已上傳專題資料149份,建立話題討論組31個,政協動態發佈78條,生日祝福發送430條。
“委員履職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哪怕建議意見有分歧,也可以隨時隨地‘講出來’,相關專委會和機關處室的‘網管’人員會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和回饋。”移動互聯平臺不僅為委員協商議政插上一雙“隱形的翅膀”,值得一提的是,海淀政協機關辦公的文件往來、資訊公開、提案辦理等工作,也都可以通過網路進行。“哪怕我在外地出差也能批閱北京傳來的文件,真正實現無紙化辦公。”彭興業笑言。
唱好戲
“委員線上議政真的蠻拼!”
2015年9月25日下午,海澱區政協、區委統戰部聯合舉辦的2015年議政會如期召開。100余人的會議室如往年一樣,擠得滿滿噹噹。
早在會議召開前幾天,海澱區政協移動互聯平臺的話題討論群就熱鬧起來。“上莊路及鎮域內基礎設施不足,建議儘快啟動改擴建工程”、“給海淀‘減人’不能簡單地把企業外遷”……多位委員圍繞經濟民生等領域積極建言。
會議當天,5個懸挂在會場墻上的顯示屏實時滾動播放著場內外委員的建言,無法參會的委員們個個有備而來,議政氛圍一點不比線下差。據統計,當天下午共有62位委員參與線上討論,提出意見建議420余條。“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的發言,我們會全部整理供黨委、政府決策參考。”彭興業説。
其實,委員們對這種線上議政、移動履職的方式已經從當初的“欣喜嘗試”到如今的“習慣成自然”了。“在手機裏就能實時了解會場的情況,也能隨時發表自己的建議,真的很方便。”未能到現場參會的呂秀齊委員對政協移動互聯平臺讚不絕口。
“創新是融入到每個人血液裏的東西。”正是這種創新精神,創造了海澱區政協獨特的工作氣象,加上區政協一批認真履職、具有創新精神的委員群體,大家利用政協移動互聯平臺,用富含創造的獨到建言,加大了協商頻率,提高了議政品質。
“我們通過後臺登錄數據分析,發現每天登錄的高峰為上午10點和下午的14點及17點,而晚上22點還會出現一個登錄小高峰,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淩晨2點依然有委員登錄移動平臺,查看資料,提出建議,委員線上議政真的蠻拼!”區政協專委會六室主任王垚告訴記者。
日前,區政協“我為‘十三五’獻一策”活動正式啟動。記者了解到,啟動儀式當天,已有不少委員紛紛利用平臺發送圖文建議,圍繞京津冀一體化、科技創新、垃圾減量化、大健康産業發展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重實用
APP成離不開的“小秘書”
工作思路的變化,協商形式的創新,政協履職取得的成效自然不一樣。海澱區政協移動互聯平臺不僅特色突出,而且緊扣實用。
在對政協業務、政協機關工作人員及政協委員的使用習慣進行深度探索後,2015年9月,海淀移動政協APP新版發佈上線。在原有版本的基礎上做出的全面改造和提升,不僅改進優化20余項,還邀請了特邀專家、政協之友、記者等64人加入。
“我們即有委員通訊錄、資訊資料推送,又有專題討論這種參政議政的專屬入口,還特別強化了即時溝通及會議管理,在移動端採用參與和簽到的方式,對會議參加人員的統計導出,均走在了各級政協的前列。”王垚告訴記者,為了讓委員儘快熟練使用移動APP,區政協安排了多次培訓,每個專委會也都建有自己的群組,安排專人負責平台中委員問題的響應。“可以説,海淀移動政協APP,已經成為機關和委員離不開的隨身‘小秘書’。”
“小秘書”究竟有多“貼心”?區政協委員曹衛東對此感受最深。2015年7月,他得知海淀某小區住戶房屋漏雨後,馬上把該問題反映到政協APP上,同是委員的區住建委主任駱遠騁看到該資訊後,立即了解情況,及時協調相關部門予以處理,並將結果通過平臺反饋,得到大家一致好評。“沒想到在政協移動APP上提出的資訊,迅速幫百姓解決了問題。”在曹衛東看來,這一事件的及時處理,正是得益於移動互聯平臺強大的交流互動功能。除了文字,委員們還可以用圖像、語音、小視頻傳送,讓意見建議和社情民意反映得更具體更有針對性。
科技與創新的碰撞融合,能否激發出更多火花與精彩?海澱區政協的答案是肯定的。“在最新版APP的基礎上,我們已經開始著手研究更多便於委員創新履職的功能,比如互評點讚、與媒體合作、PC端同步功能等,希望這個‘小秘書’,真正高效于工作、服務於委員。”彭興業如是説。
如今,海淀政協依然努力踐行著“網際網路+”服務工作模式,積極探索委員網路履職新途徑。科技與創新,將一如既往影響並驅動著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