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這是繼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後,又一次提出這一目標。我國高校離世界一流大學究竟有多遠?3月11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此話題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副校長蔡達峰。
“評價一所大學是不是一流的大學,國家是不是有一流的大學,一個核心的標準在於這個國家是不是世界上重要的人才強國”,蔡達峰解釋,這個“強”既是形容詞,也可以理解為動詞,就是人才讓國家更強大。“如果還沒達到這個水準,有一流大學對國家來説意義也不大。可能某些學校説自己已經是世界一流大學了,但它確實還沒有充分體現大學的功能”。
蔡達峰説,現在有很多大學排行榜,但是指標體系都不一樣,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模式。不過,有些基本的標準應該是公認的,“比如,一流的大學首先要有一流的學生,一流的師資,然後才是一流的設施”。他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很大的差距。
對於何為一流的師資,蔡達峰表示,不是自己説(一流),而要看別人是否認同。
蔡達峰説,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其實就是希望我們辦學的人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高校的功能建設,或者説能力建設上。而所謂能力建設,一個是教育能力,另一個是科研能力,當然還有社會服務能力”。
“(高校)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師資實力。”蔡達峰説,包括師資結構、師資的學術水準等,“這些都是很基本的東西,只有安安心心把精力集中在人才培養上,我們的教育才有提高的可能性。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培養的渠道就沒有了,培養的機制也不成立了”。
但在我國高校目前的教師評價系統中,注重的是對教師科研成果的評價,職稱評定也主要參考科研成果,“從這點上講,當然會鼓勵教師更注重在科研上的投入”。
“很多教師除非有重大的項目需要學生做,一般來説,他對課堂教育以完成最低標準為指標,其餘的精力大部分是投入在學術研究上。”蔡達峰對這一點很擔憂,“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領導力,客觀來説肯定會影響教育品質,所以爭創一流大學,關鍵還是要扎紮實實提升自己的功能,尤其是提升自己的教育功能”。
蔡達峰認為,提高師資水準,需要很好的內部環境,“要有相應的師資利益分配製度,這個制度要符合教育工作的規律,不能讓老師在人才培養上花費很多精力,但得到的很少”。(周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