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南水北調 農工黨湖北省委建言水源區環保

發佈時間: 2014-09-29 11:20:1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琨

編者按: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工程規模宏大,意義深遠,但大量清潔水量的調出,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産生了影響。農工黨湖北省委提交的《關於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水源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新出現問題報請中央關注支援的建議》,被列為湖北省政府重點督辦提案。原文摘編如下:

一、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日益劣化亟待採取有效措施解決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其目的是為根本解決北方水旱尤其是京、津和華北地區長期缺水的問題,工程規模宏大,意義深遠。我省人民從大局出發,不惜犧牲局部利益,給予了全力支援。工程的關鍵在於將充足的無污染清潔水量調到北京地區,因此首先必須保證水源調出區的水體清潔無污染,這就必須保持當地生態環境長期不受到破壞。然而,大量清潔水量的調出,勢必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産生巨大的影響,威脅到水源調出區的水質,從而直接威脅到整個南水北調工程的成敗。對水源調出區域的我省十堰、襄樊等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也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受現有科技水準和對自然認知程度的限制,人們對南水北調工程可能産生的對漢江、長江兩大流域的整個生態系統的現期和長遠的潛在影響一時還很難作出全面科學的前瞻性分析和準確預測,南水北調工程的設計和認證都難免存在認識不足和對中線源生態環境補償長效機制設計和投入重視不夠等問題。近年來,監測資料不斷顯示我省十堰、襄樊等地區生態環境日益劣化,已監測到漢江水質從上游向下游有不斷下降趨勢,支流的污染更為嚴重,且有每況愈下之勢。

為了保護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和社會和諧,保證清潔水量的調出,我省許多專家學者不斷呼籲建立中線源生態補償長效機制。指出目前專項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遠不足以補償生態破壞維持生態平衡,中線源生態環境日益劣化,呼籲儘快扭轉這一趨勢,否則勢將危及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水質。但是,由於沒有科學、權威的定量監測、研究數據,未能對目前中線源生態環境日益劣化的後果以及為扭轉這一趨勢需要的投入和各種方案的可行性進行有説服力的認證,儘管我省人大政協多次將有關提案上報,但目前尚未引起中央有關部門足夠的重視。

二、相關建議

鋻於中線水源區水源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問題,對南水北調工程能否長期發揮作用至關重要,而且對我省十堰、襄樊等地區及漢江中下游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影響重大,根據國內外經驗教訓,對環境影響巨大的工程,凡未能充分考慮預防生態系統劣化,一旦出現不良後果,則代價慘重,而中線源生態環境日益劣化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警示信號。目前亟待防患于未然,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我省有關部門應進一步認識到上述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加大向中央有關部門反映呼籲的力度。爭取中央有關部門組織有關專家,依據目前中線源生態環境日益劣化的現狀,現場調查研究評估南水北調工程可能産生的對漢江、長江兩大流域的整個生態系統的現期和長遠的潛在影響,以及巨大清潔水量的調出將對我省十堰、襄樊等地區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可能影響,並根據評估結果重新估價對中線源生態補償的必要措施。

(二)爭取中央支援,組織專家委員會立項定量研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水源保護、生態環境補償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問題。如暫時未能取得中央有關部門足夠重視,也建議我省自行組織專家委員會立項定量研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水源保護、生態環境補償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問題(包括移民安置和他們的長遠生産、生活問題)並上報中央有關部門。

(三)建議組織專家委員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研編《中線源生態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中線源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及《中線源生態補償規劃》,力爭把中線源生態補償及與此相關的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補充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之中。

(四)爭取設立由有關部委與地方政府組成中線源生態補償實施聯席會機制。探索建立中線源生態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所需要的中央政府長效引導投入機制。爭取中央財政加大對中線源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項目建設的財政預算支出。並把中線源生態産業發展、産業技術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及相應的生態補償問題列入國家重點科研計劃。

(農工黨中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