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中央提案 建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核算體系

發佈時間: 2014-09-17 11:43:4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琨

中國網訊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要求“增強生態産品生産能力”,要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複製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産總值考核。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

但是,單純追求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不顧及環境容量和自然生態承載力,不計算資源、生態環境付出的代價,由此帶來的不良後果也是嚴重的、驚人的。建立環境容量資源資産負債表,就是全面記錄當期各地方對環境容量資源的佔有、使用、消耗、恢復和增值活動,評估當期環境容量資産實物量和價值量的變化情況,是領導幹部生態環境績效評估考核、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等一系列制度的基礎和依據,是引導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衡量生態文明建設效果的“檢驗器”。為此,建議:

一、立足於我國基本國情,著眼于“十三五”及未來長遠發展,根據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借鑒現有國際國內相關經驗,通過環境容量核定和衛星遙感調查,探索編制近兩年全國環境容量資源資産負債表,選擇東、中、西部地區,開展環境容量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試點,建立幹部生態績效考核制度體系。

二、編制國家和流域水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水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是環境資産負債表編制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水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的編制,為水環境品質改善、水環境績效評估考核、水環境容量紅線劃定、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水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等決策提供依據。主要工作包括:(1)全國10大流域的污染源、水文、水質、排污口、水環境功能區,以及基於水功能區的全國主要水污染物允許納污量等基礎數據調查。(2)選擇合適的水質模型,根據基礎調查數據,核定計算10大流域不同河段和不同水環境功能區的水環境容量(COD、氨氮),通過GIS網格疊加分配到31個省市自治區。(3)2011年和2012年31個省市自治區水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編制方法研究,包括水環境容量資産的實物量和貨幣量方法。(4)根據水環境容量核定結果、水污染物排放量及實物量與貨幣量方法,以賬戶式的編表格式,編制全國及31個省市自治區水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實物型和價值型)。(5)水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的綜合分析。從自然環境角度與經濟社會角度,建立分析指標,開展水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的綜合分析。

三、編制國家和區域大氣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大氣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是環境資産負債表編制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大氣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的編制,為空氣品質改善、大氣環境規劃、大氣環境容量紅線劃定、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區域産業佈局調整等提供依據。具體內容包括:(1)開展全國333個地級以上城市大氣污染源數據、大氣環境品質數據集、污染氣象數據、大氣環境功能區等基礎數據調查。(2)選擇合適的計算模型,根據基礎調查數據,計算全國333個城市大氣環境容量(SO2、氮氧化物、PM2.5)核定計算,分配到31個省市自治區。(3)2011年和2012年31個省市自治區大氣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編制方法研究,包括環境容量資産的實物量和貨幣量方法。(4)根據大氣環境容量核定結果、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及實物量與貨幣量方法,以賬戶式的編表格式,編制全國及31個省市自治區大氣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實物型和價值型)。(5)大氣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的綜合分析。從城市、區域角度,開展大氣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的綜合分析。

四、開展東部發達地區、中部資源枯竭地區、西部生態脆弱地區環境容量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試點。針對東部地區經濟相對發達、工業用地增長迅速、區域人口密度大、環境污染呈蔓延與複合態勢等特徵,選取1-2個省份,開展東部發達地區的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試點工作。以中部資源枯竭地區、能源基地和糧食主産區為研究對象,結合區域人口密集、經濟欠發達、産業結構失衡、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現狀,選取1-2個中部地區的地級城市,開展環境容量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試點。針對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後和生態環境脆弱的特點,選取1-2個重點貧困縣,開展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和領導幹部生態績效考核試點。主要包括:(1)核算試點省份水環境容量資産,編制水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2)核算試點省份大氣環境容量資産,編制大氣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

五、建立基於衛星遙感監測的資訊平臺技術支撐能力。結合環境容量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的數據調查、編制過程、結果應用等,開發環境數據中心、環境容量的計算核定系統、環境容量資源資産核算系統、基於GIS的環境容量資産負債表應用平臺。(農工黨中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