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政協副主席趙光育提交了《關於推進都市圈內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提案》,提案建議:確立城鄉文化一體化的發展目標和分類推進規劃;著力建立城鄉文化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切實保障農村文化經費投入;統籌城鄉文化資源,推動城鄉文化共用;調整隊伍結構加強農村文化工作隊伍;積極探索“文化下鄉”的長效機制和有效性。
全文如下:
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通篇貫穿著統籌城鄉的理念,報告除了在第四部分分段集中論述城鄉一體化和統籌城鄉外,在報告的其他部分也有很多地方論述到統籌城鄉的思想和戰略。應該説,這是我國改革發展新階段的必然要求,而統籌城鄉發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改革城鄉二元體制,這是中國改革發展的重點。
新時期裏各地都市圈已從過去重在産業聯動、經濟合作等領域的發展階段,轉型為經濟與文化全方位融合的深層次聯動發展階段,文化發展正成為推動都市圈融合發展的新引擎。統籌城鄉發展,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和標準就是要縮小城市和鄉村的差距。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文化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但在城鄉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差距來講,特別是文化設施建設的差距卻在進一步擴大,而城鄉差距中文化的差距是最大的,因此,都市圈內應該率先積極地探索城鄉一體化文化發展改革的路子。為此建議:
一、確立城鄉文化一體化的發展目標和分類推進規劃
統籌是通盤籌劃,整體規劃、統一考慮。加強統籌就必須要首先落實到規劃上來。要把都市圈內的城市和農村的文化事業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規劃、綜合研究,有一個城鄉文化協調發展的目標和規劃。根據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要求,著力打破城鄉文化的二元結構,實現城鄉文化規劃統籌、協調發展。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在進一步完善農村文化建設的目標基礎上,制定都市圈內的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新目標體系和分類推進的規劃。
二、著力建立城鄉文化一體化的體制機制
城鄉一體化是一項社會變革,非常重要的將是體制機制的創新、利益關係的調整、政策措施的變化。要建立和完善都市圈內城鄉文化建設的規劃指導機制、政策促進機制、資金投入機制和目標考核機制,為統籌都市圈內的城鄉文化建設提供保證。通過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都市圈內的城鄉文化事業投入、文化設施建設、文化隊伍培養、文化資源共用、文化市場推進的一體化。進一步理順各級文化管理體制,理順都市圈內的市和區縣(市)文化管理的職能定位,強化上級文化部門在人員配置、活動開展方面的指導職能。改變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多頭管理、各自為政,文化建設資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的情況。
三、堅持政府主導,切實保障農村文化經費投入
作為公共服務性公益事業的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必須是政府主導,扭轉“重經濟、輕文化,重城鎮、輕鄉村”傾向。都市圈各級政府要切實改變農村文化事業投入嚴重不足或偏低的狀況。圈內的各縣(市)政府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的責任主體,切實加強領導,建設好農村基層文化設施。隨著城市重點文化設施項目逐步到位,財政投入應該向農村文化設施投入傾斜。按照城鄉文化一體化的要求,加大城市反哺農村的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村文化事業專項支援資金和獎勵扶持力度等。當然也要充分調動社會的積極性,吸引社會資金辦文化,通過整合各種資源,切實保障農村文化建設經費投入。
四、統籌城鄉文化資源,推動城鄉文化共用
加強對都市圈文化資源的計劃、組織、管理和協調,實現各種文化資源的合理統籌利用,實現公共文化設施共用。發揮城市文化館、圖書館、影劇院等文化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對農村文化援助的機制。現在農村一些學校的圖書很少,遠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閱讀需求。可以採用建立“流動圖書室”方式,定期地為這些圖書室輪換更新書籍。要創造條件,加快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文化資訊資源,包括有線數字電視和廣播的省、市、縣、鄉鎮和村五級全覆蓋的都市圈體系,著力提高各類公共文化資源的整合和使用效率。
五、調整隊伍結構加強農村文化工作隊伍
隨著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推進和文化活動的日益增多,文化一線上實際工作人員的嚴重缺乏和專業素質偏低,這已經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突出問題。要進一步創新都市圈內的農村文化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加強農村文化工作隊伍建設。要對文化工作人員實行從業資格制度,並積極調整隊伍結構,應該選派城市文化幹部和骨幹下農村基層挂職工作。出臺政策,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文化工作。對農村文化工作中做出成績的農村文化館和基層工作者予以表彰。
六、積極探索“文化下鄉”的長效機制和有效性
要充分調動都市圈內的社會各界參與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積極探索和鼓勵支援各方多元參與的模式,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建設的激勵機制,形成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共同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的局面。積極引導文化部門和文藝工作者創作更多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優秀文化産品。有組織、有制度的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著重于“三下鄉”活動的長效機制和實效性。積極開展城鄉聯動的各種文化節慶活動,促進城鄉文化的互動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