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席任亞平與多名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大力發展我國草産業的提案》,提案建議,發揮草原生態功能。建立草原生態補償保護長效機制,要在執行現有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基礎上向制度建設轉變。
我國以農耕文明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歷史上對草原和草業認識不足,甚至視草為害。而發源於草原的遊牧民族,卻十分重視草業,把草視為“綠色黃金”,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牧草是三大農作物之一,草産業是支柱産業。目前,草産業關係我國食品安全。我們大多數人每天早晨要喝一杯牛奶,中午要吃一塊肉。現在我國的奶牛飼料大多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而不是優質蛋白牧草,故而達不到國家規定的乳蛋白標準,就出現了三聚氰胺事件。優質草産品是肉奶食品安全的源頭,因而必須建立我國現代化草産業。草産業關係我國糧食安全。我國農村人口每天平均吃7兩糧食,城市人口是4兩。城市人口吃肉蛋奶替代了糧食。我們應該確立大農業、大糧食的概念。即發展草業就是在增加糧食。草産業關係我國生態安全。我國有60億畝草原,佔國土面積41%,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但目前,草原植被退化,草原的生態功能在降低。我國每年乾草生産不足1億噸,不到市場需求的1/10,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草産業市場的巨大需求和草産業的發展滯後,決定了我國草産業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六點建議:
一、立草為業,要像重視農業一樣重視草業,要像重視基本農田一樣重視基本草牧場。高度重視草産業在保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將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發展和牧民生計統籌安排,協調發展。改變傳統農業觀念,實施“糧經草三元結構”現代化發展模式,以此調整農業經濟結構。
二、建立和健全草産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目前,牧草良種補貼標準為每年每畝10元,與糧補和林業的各種補貼差距較大。建議種草享受與種糧種樹相同的待遇,逐步建立並提高草業各項補貼標準,激發投資種草養畜者的積極性。
三、發揮草原生態功能。建立草原生態補償保護長效機制,要在執行現有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基礎上向制度建設轉變。天然草場由長期禁牧向階段性禁牧轉變,階段性禁牧向草畜平衡轉變。科學管護和改良天然草場,防止草場退化。在條件適宜的地方,規劃糧草輪作,改良土壤。加強牧區飼草料基地建設,提高牧區抵抗雪災能力。重視草坪業在美化城市景觀、凈化城市空氣中的獨特功能。發揮草業碳匯在固碳增匯、降低霧霾、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
四、積極培育和支援草業龍頭企業,構建多元化的經營機制,建立産銷一體化的草産業鏈條。強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草業規模化、現代化、集團化大生産、大發展。
五、加強草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草種業,建立草種質資源庫,選擇培育適宜當地生長的優良牧草品種。加強退化草地綜合改良關鍵技術研究。實施標準化草産業管理技術和設施。設立草産業技術創新基金。
六、建議農業部設立草業司。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生前提出“沙草産業理論”並建議成立國家草業部。故建議農業部設立草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