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政協主席馬中平提交了《關於提請國家發改委審批陜西省涇河東莊水庫樞紐項目建議書的提案》,提案建議,國家發改委能及時安排對東莊水庫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評審和審批,國家按照西部大開發和公益性工程投資政策,能在工程投資安排中給予傾斜支援。
渭河是陜西人民的母親河,歷史上也是一條衝淤平衡的河流。黃河三門峽水庫1960年建成蓄水後,潼關高程抬升,渭河下游泥沙淤積嚴重,渭河下游及南山支流形成地上懸河,渭河“小水大災”頻發,累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00多億元。2003年8月的一場洪水造成56萬群眾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9億元,而這次洪災就是以涇河洪水為主造成的。據統計,渭河近代共發生4次特大洪水,其中3次是以涇河來水為主。
渭河洪澇災害的主要成因是水少沙多,水沙關係不協調,潼關高程居高不下。經過半個多世紀水利專家的反覆論證,在涇河峽谷出口段修建東莊水庫,結合三門峽水庫優化運作,是解決渭河洪澇災害的根本措施。東莊水利樞紐壩址位於禮泉縣東莊鄉、淳化縣車塢鄉涇河峽谷段,距西安市100公里,河谷狹窄、深切200-300米,兩岸山體陡峻雄厚,築壩的地形、地質條件好,庫區淹沒少,建庫經濟技術指標優越,是目前國內外罕見的好壩址。
東莊水利樞紐的開發目標為“以防洪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發電和改善生態環境”,水庫總庫容30.6億立方米,壩高230米。工程估算總投資120億元。工程建成後,將是陜西庫容最大、大壩最高的水利樞紐,其主要效益如下:
(一)防洪減淤效益。東莊水庫可使以涇河來水為主的渭河下游100年一遇洪水削減為50年一遇、移民圍堤及涇河下游防洪標準從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水庫運用期可攔截泥沙20.6億立方米以上,減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積7.6億噸;通過調水調沙,沖刷渭河主河槽,渭河下游行洪能力由2000多立方米/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秒。東莊水庫建成後,將同渭河全線整治工程共同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體系。
(二)供水效益。東莊水庫取水高程720至756米,高水高用、自流引水,除保證現有涇惠渠灌區供水3.2億立方米外,新增西鹹新區、銅川、富平及三原縣城生活、工業等供水2.1億立方米。可為陜西省“十二五”規劃新增2000億元工農業産值提供水資源支撐和保障。遭遇特大乾旱情況,東莊水庫將成為關中地區重要的抗旱應急骨幹水源。
(三)生態環境效益。東莊水庫可確保渭河、涇河生態基流,改善渭河水質,逐步恢復地下水位,有效減輕區域水文地質災害。水庫蓄水後形成的60多平方公里水面,將改善渭北區域氣候。東莊水庫與渭河全線整治、引漢濟渭工程形成關中“一線兩片”現代水利體系骨架。
(四)發電效益。東莊水庫水電裝機9萬千瓦,年發電量3.3億度,不僅優化陜西電網結構,而且每年減少煤炭消耗13萬噸、二氧化碳氣體排放30萬噸,為全省節能減排發揮重要作用。
為加快東莊水利樞紐工程的立項和建設步伐,提出本建議(提案)。
東莊水利樞紐工程是渭河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將對緩解渭北地區缺水和黃河防洪減淤發揮重要作用。該工程已列入國務院近期批復的《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黃河流域防洪規劃》、《黃河流域綜合規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等重要規劃。
2010年5月啟動新一輪東莊水利樞紐前期工作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省水利廳組成工作班子,確定設計單位和協作單位,水利部規劃總院全程諮詢把關,科學高效加快前期工作。經過兩年來的努力工作,工程項目建議書已編制完成並於2012年底通過水利部審查,並報送國家發改委待批。此外,為給工程下階段勘察設計和今後施工建設創造交通條件,陜西省已于2012年12月初開工建設該水庫進場道路工程,可研報告也將於年內編制完成。
為進一步加快東莊水利樞紐立項建設步伐,早日完善渭河下游防洪體系,實現三秦兒女60多年的期盼,建議:
1、懇請國家發改委能及時安排對東莊水庫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評審和審批。
2、懇請國家按照西部大開發和公益性工程投資政策,能在工程投資安排中給予傾斜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