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聿新:市場經濟的源動力是財産所有權保護和公平競爭

發佈時間: 2013-11-25 14:42:0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民革中央宣傳部 | 責任編輯: 王金梅

民革黨員、湖北省武漢健民大鵬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聿新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以來,民革廣大黨員認真學習三中全會精神,暢談學習體會,加深了認識。日前,民革黨員、湖北省武漢健民大鵬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聿新接受了民革中央網站和團結報記者的採訪。

問:能否請您談談對《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總體看法?

答:《決定》的出臺宣示了中國未來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綱領,最大限度凝聚了全社會的共識和智慧。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推出了6個方面的改革措施,力度空前。超過了社會改革的各種訴求和期盼,體現了黨中央求真務實,不懼困難,雷厲風行,壯士斷腕的新風氣,鼓舞了人民群眾對實現中國夢的信心。概言之,《決定》是“超期盼,接地氣,暖人心”。

問:《決定》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民營企業已發展超過1000多萬家,民間資本佔社會資本的比例超過了60%。但因長期以來由政府主導市場,公權力分配資源,造成了不同市場主體不公平的競爭,社會生産要素資源供給不足,效益不高。政府管控過強,行政權力介入市場使部分官員有著較大的“尋租”空間。帶來的後果:一是企業家需要花大量精力去與政府部門打交道,建立官員圈的人脈關係,這不僅削弱了企業家的創新能力,也是錢權交易,産生腐敗的根源。二是誘使企業家改變賺錢的手段,放棄承擔社會責任的追求。使得一些企業家在觀念和行為模式上依賴攀附權貴,尋找靠山,追求暴富。這不僅破壞了企業家精神,而且也阻礙了企業家群體的健康發展,擾亂了市場經濟活動應有的正常秩序。

十八大三中全會召開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就進一步理順政企關係,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問題對全國部分城市1539家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企業關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理順政企關係,轉變政府職能。96.7%的企業認為,完善市場體系是深化改革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現在,《決定》對這一問題給予了明確回答。今後,政府在推動經濟和企業發展制定政策時,應將著力點放在激發市場經濟活動公平、公正、透明的有序競爭方面。生産資源要素由市場配置,對於民營企業來説,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或歧視會逐步廢除,在制度上保證了國企和民企的同等地位、同等的權利和責任。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並存,這肯定會推動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

問:《決定》明確提出:“公有制經濟財産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産權同樣不可侵犯”,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市場經濟的源動力是財産所有權保護和公平競爭,企業家的本質是追逐利潤,但企業家賺錢,不僅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也創造了就業,繳納了稅款,為社會經濟繁榮作出了貢獻,也相應得到一定的經濟及社會地位。除了名、利之外,作為社會新階層的民營企業家群體,其實最渴望得到的是來自政府和民眾對其人格的尊重,財産所有權的依法保護。

由於,現階段市場經濟的法律環境還不夠完善,一是許多涉及經濟領域犯罪的法律規定明顯滯後(如抽逃註冊資本罪),有些因概括性規定(如非法經營罪)難以區分罪與非罪,使得司法認定時容易混淆刑事犯罪與民事違法的界限,出現犯罪追究擴大化的現象。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發佈的《2012年企業家犯罪媒體案例分析報告》顯示,該年度涉案的企業家其觸犯了我國刑法的80多個罪名。社會上不時出現“揪出一個貪官、倒掉一批企業、跑路一批企業家”的現象,造成民營企業家普遍都有一種不安全感,一部分人移民海外就是對此現象的注腳。二是侵佔民營企業資産的違法事件還時有發生。尤其是政府部門個別人員的不作為或亂作為,造成民營企業的財産損失卻難以依法追究。三是有的部門查辦企業家個人違法案件時,對國有企業,追究的是當事人責任,而對民營企業,常常不區分其情節輕重,動輒查封企業賬戶和資産,使企業無法正常運營。往往企業家被抓之日,就是企業破産倒閉之時。因此,在社會要求企業家善於管理自己、自律自製的同時,應當為民營企業家提供相對安全的發展環境,大力營造尊重企業家,理解、愛護企業家,寬容企業家的社會氛圍。

《決定》明確了私有財産的不可侵犯,就會使民營企業家依法賺錢,賺得放心。企業家創新的源動力是對企業未來充滿信心,平等保護不同所有制的財産權,民營企業家不再為其合法財富的安全提心吊膽,就能源源釋放其內在能量,使其孜孜追求所經營財産價值和效益的最大化。同時,為社會財富的積累和滿足民眾的需求作出貢獻。(來源:民革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