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王東林:國家安全委不能忽視"文化侵略"

發佈時間: 2013-11-15 14:38:5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馮昭 | 責任編輯: 馮昭

中國政協頻道:我們説改革進入深水區,更多是制度性問題在阻礙生産力的進一步解放。

王東林:是的,從公報透露的資訊可以看出,中共中央把制度性改革看作非常重要的改革議題。因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推進制度改革的體系;治理能力在一定意義上就是黨和政府執行制度、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應對問題的能力。公報還明確提出了維護憲法權威、深化行政司法體制改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等問題,堅持用制度管人。“制度”可能是公報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詞。

中國政協頻道:全文中有44次提到制度。

王東林:這個頻率是不低的,僅次於“改革”的使用頻率。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中國政協頻道:“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這種表述,對今後的政協工作,意味著什麼?

王東林:政治協商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因此這也是一個制度性問題。協商民主的廣泛化和多層制度化發展,意味著有可能會打破過去調研、提案等既定的工作模式。如果是廣泛多層的制度化問題,那就意味著協商民主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具體,職責和要求做的工作更清晰。跟過去那種的比較隨意的工作和活動不太一樣了。

中國政協頻道: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協商民主在逐漸向制度化方向轉變?

王東林:有可能出現一些制度性的規定。這些制度對進一步推進政府決策的公開化、科學化、透明化,可能會産生更多實質性的東西,我覺得很值得期待。

以前,我們都覺得協商民主沒有一個規範化的制度。比如民主監督,人民政協做過多次的探討,但也只是停留在理論探討的層面。如果在協商民主、民主監督方面,有更多制度化的剛性規定,那就有據可依,政協的作用會發揮得更好。

西方文化入侵嚴重破壞民族文化秩序

中國政協頻道:公報還特別提到“健全公共安全體系,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你認為公共安全體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王東林: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一定意義上是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積極應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的一個措施,以更好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保護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利益。除了軍事威脅、經濟壁壘,我還有一個深深的憂慮,那就是文化的侵略,它涉及到心靈“土地”的守衛問題,這對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影響更久遠、更深刻、更重大。

中國政協頻道:公報也提到建設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軟勢力的問題。

王東林:增強文化軟實力不僅僅是提供文化産品,還包括文化的防禦能力。西方文化的入侵已經嚴重破壞了民族文化秩序。例子舉不勝舉,你看看身邊的樓盤名字,什麼維多利亞、什麼、萊茵河畔,等等,但看這些名字都搞不明白自己在哪個國家。很多樓盤主動把這些西化的印跡打在自己的地盤上。文化具有很強的滲透力,涉及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

過去我們把與西方制度、文化看成是隱蔽領域的鬥爭,這恰恰體現出文化的特質。它是隱性的,潛移默化的,就像你看不到風形狀、影子,只能在樹和草的擺動中去感知。所以我覺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能,不能忽視文化安全的問題。

如果文化自信被摧毀了,信仰也就被摧毀了。日本侵佔華北地區,強行推行的就是文化教育。日本佔領台灣那麼多年,就培養了一些親日本的人,好在大部分人堅持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説文化自信不能樹立起來,文化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的話,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就有問題了。所以我認為國家安全不僅僅是反恐怖問題,更多的是文化的防衛問題。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