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年開始構建基本金融體系,到1994年以來市場化改革提速,再到2002年至今10年間,國有金融機構的改革逐步推進,金融對外開放與合作日益擴大,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開始起步。在改革開放以來35年的進程中,中國金融改革成就顯著。不再像在計劃經濟時代,承擔的只是“會計”與“出納”的角色,現代金融業既推動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又較好地抵擋了金融危機的侵襲。
放眼未來,中國金融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成為提振改革信心、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杠桿和助推器。但總體而言,當前金融業的發展水準,與其所擔當的現代經濟命脈的角色仍存在不小差距,金融業仍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
近一個時期,在實體經濟發展步履蹣跚之時,金融業卻一花獨放。這一方面得益於金融業不斷的開拓創新,但更重要的原因或在於,目前金融業的運作思路似乎有更多把自己當作一個盈利主體而非仲介服務的傾向。
作為金融仲介,其主要職能是為投資人與有融資需求的實體企業搭橋牽線。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幫助投資人把資金投向最有成長性的企業,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然而,當金融機構成為盈利主體以後,資源的優化配置便無法實現,更易給經濟運作帶來扭曲。應該看到,若脫離開實體經濟的紮實穩定發展,短期之間,金融業或許可以出現“繁榮”,但“繁榮”也易成為無源之水。
放眼未來,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務便是正本清源,明確服務實體經濟乃金融之本。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金融機構只要將資金投向實體即可。在當前國際金融風險隱現、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金融改革不是為改革而改革,而應服務於宏觀調控的需要,服從於國家的大戰略大目標,改善金融的管理和服務,提高金融自身防範風險和抵禦、抗擊風險的能力,金融改革肩負的重要使命還應包括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經濟效率。
十八大之後,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步伐加快,開始駛入“快車道”。
●2013年5月初,國務院提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操作方案的設想後,“資本項下”放開搞活、有序管理成為趨勢,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實質性加快。
●7月5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引領金融改革進入深水區。
●7月19日,央行發佈《關於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這是繼去年年中我國宣佈放寬存貸款利率波動幅度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
●7月底,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通知,決定自2013年9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改革。
●8月2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此舉對於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盤活貨幣存量意義重大。
●9月6日,時隔18年後我國重啟國債期貨交易,意味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成為加速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環。
●9月18日起,轉融券業務試點範圍擴大,試點證券公司由原有的11家增加至30家,標的證券數量由原有的87隻股票增加至287隻股票。
●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其中,試驗區內有關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先行先試的安排,意味著金融改革開始進入深度試驗。
●10月8日,開始實施的並購重組分道制審核,加快了企業並購重組的效率。
●10月25日,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正式運作,進一步夯實了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尚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