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香河用運河文化擦亮新名片

發佈時間: 2021-11-20   |   作者: 周禹佳、孫亞安、高凱麗   |   責任編輯: 陳勇   |   來源: 河北日報

 

圖為安頭屯中幡表演現場。河北日報記者周禹佳攝

河北日報訊(記者周禹佳 通訊員孫亞安、高凱麗)11月17日,在香河中心碼頭的廣場上,伴隨著挎鼓、花鈸與鐺鐺表演,9米多高、30多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幡面上“安頭屯中幡”五個大字也隨之舞動。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場面十分壯觀。

圖為安頭屯中幡表演現場。河北日報記者周禹佳攝

“安頭屯中幡”花會項目于2008年6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該項目發源於香河縣安頭屯鎮,有著1000年以上悠久歷史,是民間古老的花會種類之一。目前,安頭屯中幡已積累了中幡技巧動作一百多個。

圖為香河縣大張肉餅店總經理張井林現場製作香河肉餅。河北日報記者周禹佳攝 

除了安頭屯中幡外,地處北運河中段的香河在大運河的孕育下,還涌現了五行通臂拳、西路評劇、京東大鼓、竹馬會、肉餅、景泰藍、玉雕、刺繡、金門閘遺址等一大批具有香河特色的文化遺産,這些也成為中國大運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來,香河縣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強化傳承、合理利用”的方針,充分挖掘大運河文化資源,提煉大運河文化價值,講好大運河的故事,用運河文化擦亮“京畿首驛 如意香河”新名片。

2017年11月,香河縣成立了香河大運河文化研究會,著手對大運河香河段的歷史、人文等資源進行系統的挖掘、研究和整理,積極組織開展大運河文化節、運河文化研討會、運河文化大講堂、非遺創意設計大賽、運河詩詞大賽、運河書畫攝影展等大運河文化主題活動。

“香河印象、運河鉤沉、文化志略、地圖導覽……”點開“香河大運河文化雲名片”,香河縣的概況及風土人情等一覽無余。

“這是全國首個大運河文化傳播輕應用平臺,2019年上線,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科技手段,實現了對香河運河文化的數字化、可視化傳播,讓香河的運河文化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帶得走、用得上、傳得開。”香河大運河文化研究會會長王愛民介紹,他們今年年初還啟動了香河運河文化叢書編輯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計劃明年上半年出版發行。

圖為中青旅水岸潮白景區的景泰藍工坊的工作人員進行點藍。河北日報記者周禹佳攝 

在中青旅水岸潮白景區的景泰藍工坊外,剛從景泰藍燒制爐中出爐的景泰藍工藝品顏色逐漸顯現。“燒制是門技術活,要根據物件的大小,控制燒制的時間和溫度。”景泰藍燒制師傅張廣維介紹,出爐後,大約兩三分鐘,就能完全顯色。

圖為剛從景泰藍燒制爐中出爐的景泰藍工藝品。河北日報記者周禹佳攝

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之一,號稱“燕京八絕”之首。香河縣的景泰藍(琺瑯)製品廠始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是一家老字號景泰藍生産企業。其通過傳統的掐絲、點藍、燒制、打磨、拋光等手工藝程式製作的景泰藍工藝品銷售遍及全國各地,暢銷于東南亞、歐美等國家。

為加強非遺保護,延續大運河文明記憶,香河縣制訂完成《香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髮展規劃》,啟動了安頭屯中幡、景泰藍、通臂拳、京繡、京東大鼓等非遺項目傳承基地、傳習所改造提升工作。2019年,在廊坊市率先建成“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成為集非遺展示宣傳、研究保護、教育傳承、互動體驗、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基地和大運河文化傳播窗口。

2019年9月,香河縣成立文物研究會,組織開展了北運河香河段文物資源、風物遺存普查工作,劃定標注保護範圍,編輯出版《香河文物集萃》。先後對紅廟村、吳打莊村、王家擺村三處沉船實施搶救性清理髮掘,妥善保存出土文物。專家學者重點對紅廟村金門閘的歷史演變過程進行了深度挖掘研究,取得近10萬字的研究成果。今年7月份,金門閘水利展示館建設完成。

“我們將加強文化創意衍生品開發,將運河文化、非遺文化融入文化創意、現代設計與前沿科技,研發生産獨具香河運河文化特色的文化創意衍生品。同時,加強大運河文化藝術精品創作,以影視、話劇、舞臺劇、朗誦、文藝演出、實景演出等多種形式活化運河文化資源,讓運河文化遺産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王愛民説。

截至目前,香河縣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項、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4項、廊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6項、香河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2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