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兩位德國攝影師開始合作拍攝歐洲大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工業建築——水塔、鼓風爐、石灰窯、儲氣罐……在拍攝時,攝影師排除掉主體之外的細枝末節,只關注建築本身的造型、結構、線條。以同樣的距離、角度甚至天氣狀況,這些建築被分門別類地記錄下來,並最終以並置排列的方式呈現出來。這種看似單調、重復的展示形式讓每個單體影像之間産生了聯繫,擴張了影像原意的邊界,提示了現代工業社會的本質。這兩位德國攝影師就是貝歇夫婦,他們獨特的影像開創了“類型學攝影”的新風格,並因此聞名於世、影響深遠。
攝影具有對真實世界完美複製的功能,它的精確性遠遠勝於其他藝術形式,這也是“類型學攝影”的根基。時至今日,“類型學攝影”演變得風格多樣,後來者在拍攝時並不會拘泥于前人純然客觀的視角,而會更多注入自身主觀的想法。
曹輝的《鄉村貨架》敏銳地抓住當下樣貌在迅速更疊的鄉村,以鄉村生活中不可缺少、變革最先的小賣部貨架作為拍攝對象,從架上貨品到環境裝飾體現時代資訊;李峰的《萬里邊墻今猶在》追古訪今,用寫實的手法逐個截取了“邊墻”這一古代遺跡的當今形態;李素清的《孩子不遠處》雖與傳統“類型學攝影”的概唸有所出入,但仍由一個較為明確的主體——孩子,作為畫面“錨點”,攝影師選擇用手機拍攝,多樣的景別形式也賦予作品豐富的觀看感受;黃旭的《在路上》以不常見的高角度拍攝了一系列城市道路上的兩輪車,形形色色的人物狀態、服飾及其攜帶物品的方式,時代氣息盡顯其中;郭勇的《人工地貌》以近年來頗為風靡的航拍作為手段,記錄了人類活動對自然地貌産生的改變,高空視角也帶來更直觀的視覺體驗。
這次線上影展中的5位攝影師作品,或多或少與“類型學攝影”有所牽絆。因此,我們不僅按照傳統展示每組作品的單幅影像,同時也倣照貝歇夫婦作品的呈現方式,將這些攝影師的作品以棋盤網格的形式並置起來。當同一主題的相似影像共同呈現時,觀者往往會更為細緻地觀看一幅與另一幅之間的微小差異。這體現了“類型學攝影”的魅力,也讓觀看影像本身多了一層趣味與深意。
——策展人、編輯馬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