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2016"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地下三十米》楊浩東作品

發佈時間: 2017-06-28   |   作者: 楊浩東   |   責任編輯: 馬雅蘭   |   來源: 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2014年,大連地鐵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帶著相機走進了建設工地,開始用鏡頭關注這些建設者。此後,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艷陽高照,只要有時間,我都下去看看這些辛苦付出的工人,用相機記錄下地鐵建造者的身影,為大連地鐵建設留下影像。地鐵是一座城市邁向大都市的標誌,承載著一個城市現代化的夢想。和別的城市一樣,大連也有城市地鐵夢,不同的是,大連由於複雜的地表構造、特殊的地質條件,施工難度全國罕見。“一炮能崩出兩樣石頭”、“一鎬能刨出一眼噴泉”,面對複雜的施工環境,工人兄弟在距離地面30米以下迎難而上,攻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我時常想起:農民工用自己的雙手與血汗,繁榮了別人的城市,卻荒蕪了自己的家園。發自內心的,我向他們致敬。作者:楊浩東(大連醫科大學)

 

地鐵工人正在鋪設48中對面地鐵出口斜坡。大連西安路地鐵站共設置7個出入口,分別在:麥凱樂正門、錦輝商城、家樂福前、科技廣場前、西安路中國移動、48中對面、麥凱樂沿黃河路對面。
 

地鐵工人通過斜井進出地鐵站。施工單位在永平街挖出的施工斜井,在全國地鐵施工中尚屬首次。斜井是挖出的一個斜通道,通道形成後,大型施工機械可以直接進入車站內,實現大型機械化作業。
 

大連地鐵人民廣場站,爆破工人剛剛引爆爆破裝置,整個站內塵土飛揚,工人們瞇起了眼睛。
 

地鐵工人蹚著及膝的水運送鋼筋材料。據地質勘測專家介紹,大連地鐵建設要面對幾十種地質地貌,90%以上的區段都位於地下水位以下,有些區段還要穿越溶洞,地下水時常向噴泉一樣涌出。
 

大連地鐵遼師站,忙碌的地鐵工人。
 

大連地鐵1號線。
 

工人們用小推車清理站內石塊。大連地質條件特殊,施工難度全國罕見。
 

兩名地鐵工人等大型裝載機通過中通隧道,已經安裝好的鐵軌泡在水裏。
 

大連地鐵西安路,1號線隧道的地鐵工作者。西安路是大連地鐵1、2號線換乘車站,高27.8m,站內空間能裝得下並排4棟8層住宅樓,為亞洲最大暗挖地鐵車站。
 

大連地鐵2號線,工人們正在清理抽水管附近的雜物,防止堵住抽水管道。工人在狹小的空間內,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地鐵焊接工人切割多餘鋼筋結構。
 

大連地鐵1、2號線交匯處,地鐵工人正在檢查安裝電纜。
 

近100名市民一同參與了地鐵2號線東海站至中山廣場站區間段的試乘,圖為市民試乘地鐵。預計在2016年下半年,大連地鐵1、2號線將實現全線並網,全長65.8公里全部通車,49座車站也將投入使用。
 

評委評語:

作品《地下三十米》以紀實為手段記錄了大連地鐵建設的若干片段。既有紀實攝影所記錄的對象和內容,也有攝影視覺語言中光影、色彩等的表現,畫面有較強烈的視覺感。作者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一定做過較多的採訪工作,在進行圖片説明時能夠闡述得較為詳盡。但是,作為紀實攝影的作品,部分作品的拍攝顯得沒有指向性,看不到確切的用意。從圖片敘事的角度上講,缺少事件細節的表述,製造氣氛的篇幅過多。(劉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