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千年曆史名窯重新煥發神韻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讓千年曆史名窯重新煥發神韻

2024-06-07 11:3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原壺 受訪者/供圖

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這座被稱為“鈞都”的千年古鎮,見證了國寶鈞瓷傳奇而曲折的發展變遷。從宋代的繁盛頂峰、元代的普及,到明清至近代的衰落,被世人驚嘆“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鈞瓷甚至一度瀕臨斷燒。直到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鈞瓷才絕地逢生,實現了從傳統向現代的華麗轉型,並走向世界舞臺,散發璀璨光澤。這背後,是神垕鈞瓷藝人對歷史的堅守傳承和面向現代的不斷創新。

歷經短暫輝煌與長期沉寂

群山包圍的神垕鎮,“南山煤,西山釉,北山瓷土處處有”。當地的考古發掘證實,大劉山下的白峪河兩岸分佈著密集的古代窯址,留下歷代鈞窯匠師們用火與土艱辛謀生、淬煉藝術的痕跡。生生不息,窯火不滅。從煉土成陶到施釉披彩,在北宋禹州匠人的手裏,複雜的配釉和對火焰性質的把握,幻化出豆青、月白、天藍、天青、紫紅、紫藍等釉色,刷新著人類陶瓷史“色彩的藝術”。帶來陶瓷釉色革命的鈞瓷在宋代名瓷中異軍突起。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鈞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孔相卿表示,中華文明悠久的器物史貫穿了以器載道的理念。作為鈞瓷匠人,就要將中華器物精神熔鑄在每一件鈞瓷作品中。

鈞瓷一經問世,就廣受推崇。然而,因其製作工藝失傳等多種原因,後人很難企及宋代鈞瓷燒制的技藝水準。河南大學中國陶瓷研究院院長王洪偉告訴記者,古代鈞窯都是鈞瓷藝人依靠個人經驗和直覺燒制。對於鈞瓷燒制需要的釉料、陶土料的礦物質成分,處於蒙昧的經驗探索階段。鈞瓷貴在釉色窯變,但燒成概率極低,因此,鈞瓷界有“十窯九不成”的習説。人們甚至將窯變現象的形成寄託于神秘的力量。神垕有供奉金火聖母的獨特習俗。傳説和習俗反映了鈞瓷燒制過程的困難和艱辛,以及歷代陶瓷藝人對鈞瓷窯變技藝的執著追求。

神垕雖然沿襲了陶瓷製造業,但代表神垕陶瓷工藝最高水準的鈞瓷卻長期處於傳承斷裂的狀態。鈞瓷在神垕歷史上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便陷入了沉寂。

貫耳瓶 受訪者/供圖

科學破解“十窯九不成”困境

時隔近千年,鈞瓷復燒的希望再次落到神垕陶瓷藝人的身上。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在國家的扶持下,神垕興辦了多家國營瓷廠,啟動對鈞瓷的恢復性研燒。孔相卿的父親孔鐵山是第一批國家重點培養的陶瓷技術人員之一。孔鐵山組織人員在當地勘察適合製瓷的各類礦藏,對鈞瓷的材料、工藝原理、技術類型等進行化驗、分析。“父親那一代技術骨幹已經懂得辨識不同瓷種所需要的材料和火焰的差別。”孔相卿説。

正如王洪偉所言,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鈞瓷工藝開始超越經驗製作邁向現代科技,神垕陶瓷藝人們經過長期實踐,基本掌握了鈞瓷的窯變原理。原來鈞瓷主要是以活躍的銅元素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下高溫達1280℃以上,經過素燒、釉燒二次燒成等複雜工序燒制而成。

然而,在傳統煤燒、柴燒鈞瓷窯爐裏,由於燃料內含成分不確定,鈞瓷成色穩定性不可控,加之窯內溫差大,鈞瓷成品率提升並不明顯,鈞瓷的産量和藝術性受到極大限制。直至20世紀90年代早期,鈞瓷“十窯九不成”的燒成困境仍未得到根本改觀。孔相卿眼看著當地鈞瓷生産在産量與品質上都舉步不前,經與父親商量後,毅然決定自開窯口,自主研發鈞瓷工藝。

1993年,孔家鈞窯團隊迎來對鈞窯技術的第一次突破。從景德鎮觀摩歸來的孔相卿受到啟發,在神垕率先研製液化氣鈞瓷窯爐。“第一窯出來,只有少量出現紅色;經過改進的第二窯燒出來,超過一半的鈞瓷都出來顏色;繼續改進後的第三窯大獲成功,出現了鈞瓷藝人夢寐以求的‘滿窯紅’。”

儘管時隔約30年,孔相卿仍然記得開窯時那令人激動的一幕。此後進一步完善的孔氏工藝成功克服了傳統窯爐的弊端。“液化氣窯爐的問世,是鈞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和革命。”王洪偉告訴記者,如今液化氣窯爐及燒制技藝已經被鈞瓷界廣泛採用,“十窯九不成”的鈞瓷歷史自此改寫。

不斷創新鈞瓷工藝

數百年來,大多數鈞瓷匠師固守鈞瓷傳統釉方。這個傳統卻沒有束縛住孔相卿。他通過對材料、燒成溫度、氣候、天氣等因素的分類組合,調製出“美人醉”“桃花紅”“紫金斑”“山水釉”“孔雀尾”“玉青釉”“玉白釉”等數百種鈞瓷釉色,幻化出真正“萬彩”的鈞色世界。“特別是孔相卿成功研燒的銅係青藍釉,堪稱鈞窯史上繼銅紅釉之後的又一次釉質、釉色的歷史性創新。”王洪偉告訴記者。

絢麗多姿、造型多樣的鈞瓷,邁入了高端藝術瓷行列。但曲高和寡並不是孔相卿的追求,“貼近大眾生活是鈞瓷産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陶瓷緊密聯繫著人們的茶飲生活方式,但鈞瓷界卻鮮少有人涉足茶器製品。“鈞瓷的燒成難度遠大於常見的紫砂壺,尤其是要把握鈞瓷壺口與壺蓋之間的結合,更是難點中的難點。”此前,雖有人嘗試燒制鈞瓷茶器,卻並不理想。

孔相卿使用金剛砂蘸水這一工藝方法攻克了壺口與壺蓋的密封性這一關鍵技術難題。燒製成功的鈞瓷壺,被命名為“中原壺”。如今,“中原壺”已經發展成具有河南特色的代表性茶器,以其精緻的外觀、精湛的工藝、多彩的窯變藝術,贏得越來越多受眾的喜歡。

小小茶壺大有乾坤,器型為方圓結合,壺口為圓,壺底為方;壺內為圓,壺外為方。“以此來體現中原文化中包容與開放的理念,有天圓地方、四方匯中原之意。”孔相卿向記者介紹“中原壺”的設計立意時這樣説道。事實上,孔相卿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他對以器載道精神的追求。

“進入神垕山,七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雲天。客商天下走,日進鬥金錢。”這句在當地流傳已久的諺語道出了神垕人的文化記憶,而這樣的記憶如今以鈞瓷文化産業和景觀的方式仍在延續。從突破鈞瓷技藝之法到融入器物之道,孔相卿用40多年的潛心鑽研,見證了時隔近千年後鈞瓷的又一個發展高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清俐 張傑

【責任編輯:楊俊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