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6月起將實施全國首部城市數字經濟條例

發佈時間:2022-05-23 11:40:15 | 來源:21財經 | 作者:張文卓 | 責任編輯:周洲

國內首部城市數字經濟地方性法規《廣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下稱《條例》)將於6月1日起正式實施。

5月13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圍繞《條例》頒布實施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在國家層面立法尚不成熟的前提下,廣州加強新興領域立法探索,以地方促進型立法的形式推出該法規,對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主任廖榮輝在發佈會上如是説。

廣州市工業和資訊化局總工程師胡志剛直言,《條例》的貫徹實施和落地見效有助於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實現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此前,廣州曾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將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作為戰略引擎工程,統籌推進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一體化發展,將廣州打造成為國際一流智慧城市。

在受訪專家看來,《條例》的頒布實施串聯起了“智慧之城”建設的關鍵環節,兼顧了規範治理與促進發展,通過一系列數字經濟大平臺、大産業以及大生態的建設,將為廣州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可持續支撐。

加快打造數字經濟核心産業

當下,廣州數字經濟年增加值已超萬億元,處於全國數字經濟的第一梯隊。如何進一步推進廣州數字經濟戰略引擎建設?

《條例》從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完善城市數據資源體系、推動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五方面描繪了“路線圖”。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要把握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方向,而推動‘三化’一體化發展,需要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這些底層技術的支撐。”華南理工大學二級教授、廣州數字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剛説。

《條例》明確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領域,包括積體電路、新一代半導體、基礎軟體、雲計算等領域;《條例》提出,推動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設可共用的科技大數據集和知識圖譜服務平臺。

“《條例》釋放出的政策信號,將進一步引導市場主體著力佈局這些産業變革領域。”華南師範大學法學院研究員、數字政府與數字經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馬顏昕認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最終落腳到産業發展上,提升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水準,需要堅持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雙輪驅動”。

胡志剛透露,接下來廣州將高位推進鏈長制,“一鏈一策”“一企一案”,推動“鏈主”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構建協同創新聯合體和穩定配套聯合體,打造軟體和信創、超高清視頻、積體電路和半導體、人工智慧、區塊鏈等“萬千百”億級産業集群,建設一批可複製推廣的重點産業鏈場景。

事實上,在數字産業化方面,廣州在人工智慧、半導體與積體電路、智慧裝備與機器人、超高清視頻及新型顯示、軟體與資訊服務、通信、數字創意、平臺經濟與共用經濟等八大領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上均取得了一定創新成果。

廣州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中的兩大主導行業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電子産品製造業一季度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8.0%,網際網路軟體資訊服務業1-2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7%,在多重壓力之下展現了強勁的發展韌性。

在産業數字化領域,根據《條例》,未來廣州將強化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築産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數字金融科技創新平臺、智慧農業雲平臺和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加強對傳統産業的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改造。與此同時,廣州還將培育數字化轉型服務商,關聯企業、産業基金組成産業聯合體,開發推廣産業集群數字化解決方案。

圍繞打造國際一流的製造業強市,張振剛認為,《條例》將促使廣州有力地進行核心産業佈局,構建數字經濟平臺高地、産業高地、人才高地、制度高地、標準高地,催生城市新技術、新産品快速迭代和新産業、新模式不斷涌現,使得廣州成為數字經濟的高端資源匯聚地,創新創業策源地。

構建數字經濟全要素發展體系

“作為國內出臺的首部城市數字經濟地方性法規,細緻和本地化是《條例》的兩大特點,它不僅將上位法許多原則性的制度落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時也規定了許多具有強烈本地特色的制度。”馬顏昕表示,《條例》尤為重視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和支撐措施的匹配,進行了一些頗具創新型的探索和制度設計,助力構建數字經濟全要素發展體系。

例如,在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方面,《條例》提出將探索推行首席數據官等數據管理創新制度。同時為了實現風險與利用的平衡,解決實踐中“公開的數據往往沒有用,有用的數據公開往往有風險”的悖論,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通過區塊鏈、多方安全計算等新技術手段,開發創新應用場景,達到數據“可用不可見”的目標,實現安全與利用的平衡。

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文謙介紹,《條例》為激發數據要素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廣州在數據資源市場化、資産化發展方面,已印發了《廣州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推動數據流通交易生態圈建設,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南沙已將“數據海關”試點和粵港澳數據要素合作試驗區建設相結合,推進香港科技大學科研專線和澳門科技大學科研專線建設,探索科研數據跨境流動。

此外,促進公共服務方面,廣州還將建立數據共用責任清單,可以通過數據共用或者核驗方式獲取的公共數據,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不得重復採集或者要求重復提供,實現“一處填表,處處可用”,極大便利居民生活。

數字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作用。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主任廖榮輝介紹,廣州將構建協同高效、綠色節能的算力中心體系,建設底層技術平臺等基礎平臺,建立通用技術能力支撐體系,並加快交通、能源、環保、地下市政等城市公共設施的數字化轉型。

根據《條例》,未來廣州將構建涵蓋地上地下、室內室外、現狀未來三維空間全要素的城市建設基礎數據庫,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

“全面構建數字經濟發展體系與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有力結合是《條例》的一大特點。”張振剛指出,一系列舉措的付諸實施,不僅將助力廣州構建共創、共生、共用、共贏的數字經濟産業創新生態體系,也為廣州建設數字化、現代化的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國際大都市描繪了宏偉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