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大灣區唯一中心集群選中這裡!區域發展有了新打法

發佈時間:2022-03-01 08:38:10 | 來源:南方+ | 作者:王彪 | 責任編輯:周洲

前幾天,一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的復函受到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在韶關設立數據中心集群,構建輻射華南乃至全國的實時性算力中心。

一大波新基建正在全省加速佈局:市市通高鐵,17萬座5G基站,9個數據中心集聚區……有了新基建的加持,粵東粵西粵北的發展動力更足,我省區域協調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核心城市擔當起“大哥”角色

新年以來,好消息不斷:東莞GDP突破萬億元大關,深圳首次站上3萬億元臺階,廣東從此就有了4座萬億城市,數量與江蘇並列全國首位。

兩座相鄰城市雙雙邁上新臺階,有巧合,但也不意外。

近年來,隨著深圳産業溢出效應凸顯,以華為為代表的深圳企業紛紛在東莞佈局,兩市産業聯動合作越來越緊密,這既為深圳産業升級提供了增量空間,也推動了東莞的高品質發展。

在這背後,關鍵是深圳擔當起了區域“大哥”的角色。作為區域核心城市之一,深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由於空間與資源承載量達到一定極限,産業開始外溢,擴散效應大於極化效應,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

按照區域發展理論,“極化效應”是指經濟要素向某個地區不斷集中,形成增長極;“擴散效應”則是指經濟要素從增長極向周圍擴散。兩個效應基本同時存在,只是不同階段表現程度不一。

從世界城市發展歷程來看,發展通常都呈現出先極化效應主導、後擴散效應為主的趨勢和規律。

中心城市為什麼能夠成為中心城市,就是因為它的吸附資源要素的能力強大,但到了一個臨界點後,要素高度集中會帶來“幸福的煩惱”:交通越來越擁擠、土地成本上升等,於是人就想往外走,企業就想往外搬,直到達到新的平衡。

以深圳為例,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卻承載了3萬億元的經濟體量,“GDP畝産”在全國居首位。要進一步高品質發展,就得優化經濟結構,做減法、忍痛割愛,用好有限的土地資源,比如聚焦創新研發、總部經濟等領域。

這對周邊區域就是重大機遇。

我們看到,華為、立訊精密等深圳企業動作不斷,在東莞、惠州等周邊城市加大佈局,建立研發中心或者製造基地。在市場的推動下,“深圳研發+東莞智造”的合作模式慢慢浮出水面。

這一方面體現了深圳創新能力強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珠三角製造基礎深厚,讓深圳和東莞、惠州一起實現了互相成就。

還有一個消息值得關注,東莞的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要攜手合作,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意味著,兩市産業合作已從産業鏈分工邁向了更高層次的科創合作。

區域發展的邏輯正在轉變

2021年底,隨著贛深高鐵通車,廣東實現“市市通高鐵”, 粵東粵西粵北全部納入廣東高鐵交通網路。這是一個里程碑事件:廣東交通基礎設施有了質的提升,後發地區交通條件大大改善。

聯通全國的高鐵網,讓多個城市從“省尾國角”升級為交通樞紐:贛深高鐵讓河源成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汕汕高鐵將推動福建、粵東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聯通……

數據中心是新基建的另一個代表。

日前獲批建設的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屬於國家級骨幹網路樞紐節點。根據規劃,到 2025 年底,珠三角60%中高時延數據業務遷至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不遠的未來,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將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數據中心集聚區之一。

同時,後發地區民生條件也煥然一新:2021年,廣東實現高水準醫院、本科高校及公辦高職全省覆蓋。這將帶來兩大變化:將顯著推動人口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為優質産業項目和企業落戶提供人才保障;將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激發更強內生動力。

這背後體現了廣東區域發展思路和理念的重要轉變:從重點推動産業佈局到全面提升發展環境,通過發展環境的不斷改善,來吸引承接更多優質産業。

各地政府的工作面貌也在變,營商環境優化讓好企業、好項目來得了、留得住。

在梅州,政府推動企業開辦“零成本”1日辦結,實質推進“拿地即開工”;在汕頭,去年底開工的立訊全球電子資訊産業中心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僅用2個月……

環境改善、效率提升背後,是粵東粵西粵北加快“打造珠三角産業拓展首選地和先進生産力延伸區”。

城市抱團發展才能成群

每一個大國崛起的背後,都有著一個世界級城市帶或灣區,作為全球經濟要素的集聚地。

研究報告顯示,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世界灣區依賴於自身資源和港口群,其發展路徑均可總結為四個階段:單級城市、都市區、城市群、世界級灣區。

以東京都市圈為例,東京借著港口優勢和歐美産業轉移的契機實現快速發展,不斷在周邊推動建設衛星城,最終形成“金字塔”型結構: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週邊中小城鎮及衛星城。加上新幹線、航空等構成的現代交通網路體系,讓東京都市圈成為世界級資源配置平臺。

對我國東部地區而言,城市“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以城市群牽引區域經濟協同才是未來。

同時,三個變化讓深度協作成為城市的共同選擇:産業鏈複雜化、高端化,對跨行政區劃的協同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必須打破區域藩籬;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單個城市往往力不從心。

如今,廣深“雙核聯動”不斷強化,廣佛同城成為國內同城化發展的標桿,深圳與東莞、惠州等城市聯繫更加緊密……今年廣東有望出臺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推動形成都市圈與城市群互相嵌套、互為支撐的發展格局。

值得欣喜的是,在世界經濟版圖上,粵港澳大灣區已聚巒成峰,創新能力不斷躍升。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發佈《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在全球創新集群100強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蟬聯全球第二位。

“在新發展階段,要以城市群和都市圈為重點,加快推進區域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社會治理等一體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表示。

四十多年前,改革開放的歷史性契機擺在廣東面前,廣東沒有辜負,積極承接世界産業大轉移,於是有了第一經濟大省的興旺繁榮。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在風起雲湧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廣東將以“雙區”與兩個合作區建設為契機,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級城市群,構建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平臺,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