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演繹“海上絲路”新故事

發佈時間:2022-02-14 08:54:03 |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 作者:王晶 | 責任編輯:

近日,以“基於生態系統服務的海洋空間規劃”為主題的2021年 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海洋空間規劃培訓研討班通過線上方式舉辦。培訓班上,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院長潘新春作了題為《先謀後動,事半功倍——中國海洋空間規劃》的主題報告。

“我國在海洋空間規劃的理念和實踐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效。我們願為沿海國家,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島嶼國家提供人才和技術援助,為海洋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和評估提供‘中國方案’,強化成果共用、實現共同發展,加強與各有關國家在海洋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務實合作,建立開放包容、具體務實、互利共贏的藍色夥伴關係。”潘新春説。

2018年12月,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搭建了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開放性合作平臺,由國內從事海洋空間規劃研究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作為成員單位組成,目前有14家成員單位。3年來,研究院開放性合作平臺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島嶼國家積極實施“推行海洋空間規劃,助力藍色經濟發展”的“海上絲路”項目(以下簡稱“海上絲路”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

image.png

基金會研究院成員單位技術中心團隊在柬埔寨做空間規劃

加強海洋空間規劃國際合作

潘新春介紹,我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編制和實施海洋空間規劃的國家之一,經過持續探索、實踐,已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海洋空間規劃體系。

20世紀80年代,我國便開始了海洋功能區劃的調查研究等準備工作,至今已編制和實施了3輪海洋功能區劃,建立了國家、省、市縣三級海洋功能區劃的空間規劃體系,並且已經上升為一項法律基本制度。《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島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所有的用海活動都必須符合海洋功能區劃。我國海洋功能區劃的範圍覆蓋管轄的全部海域,明確了功能區的用途管制、用海方式控制、海域整治、生態保護重點目標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

潘新春表示,海洋功能區劃制度的實施,科學劃定了海洋生産、生活、生態空間,有效解決了漁業養殖、港口航運、油氣開採、旅遊開發等用海之間的矛盾,生産與生活之間的矛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促進了海洋産業結構的調整,淘汰了落後的産能,並優先發展了海上風電、海水淡化、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業等新興産業,為沿海地區社會發展以及國家經濟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

“推進海洋空間規劃國際合作對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構建藍色夥伴關係、促進我國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我國當前海洋空間規劃重大問題開展研究,對於建立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促進海洋資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潘新春説。

記者了解到,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的國內研究項目聚焦于當前海洋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中的焦點、難點問題。國際合作項目充分結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發展中國家的實際需求,在取得所在國政府支援的前提下,聚焦當地海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通過編制與實施絲路沿線國家或區域海洋空間規劃,開展務實高效的合作援助項目,促進我國與有關國家的聯繫和合作,為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起到實質性推進作用。

基金會研究院成員單位在泰國開展海島植被聯合調查

實施“海上絲路”項目

面對當今世界的資源環境問題,各國應該攜起手來,共同研究如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委託研究院成員單位承擔“海上絲路”項目,並要求以海洋資源和空間為載體,以海洋空間規劃為抓手,以海洋經濟、海洋治理、海洋保護、海洋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為主線,加強與項目合作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對接,推動各個領域的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造福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小島嶼國家人民。基金會還定期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及島嶼國家海洋空間規劃國際論壇”,資助有關國家人員來華攻讀海洋相關專業研究生,資助有關國家政府部門和科研工作人員到中國海洋機構做訪問學者。

“海上絲路”項目合作國家紛紛表示,從中國海洋空間規劃的成果可以看出,編制海洋空間規劃對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優化海洋産業結構、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水準、提高海洋管理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中國的海洋空間規劃有很多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希望中國能夠為其提供技術、人員、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支援。

潘新春指出,“海上絲路”項目是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藍色夥伴關係而設立的項目。項目以海洋資源為載體,以海洋空間規劃為抓手,海洋經濟、海洋治理、海洋保護、海洋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為主線,加強與合作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對接,推動各個領域的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到目前為止,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已與泰國、馬達加斯加等國家的相關部門以及國際組織(太平洋島國發展論壇)簽訂了“海上絲路”項目合作協議或諒解備忘錄。

基金會研究院成員單位中交水規院在斐濟踏勘

講好中國海洋故事

據介紹,“海上絲路”項目承擔單位在簽訂協議、建立機制、收集資料、組織踏勘、開展培訓、編制規劃、安排海洋産業與企業對接並兼顧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基金會研究院成員單位在泰國蘭島岸線調查

下一步,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將繼續在編制海洋空間規劃上下功夫。通過編制海洋空間規劃對合作國家的海域和海岸帶進行海洋産業佈局、沿海城鎮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並與我國雙迴圈、大市場有效對接,促進合作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綠色發展,推動海洋治理體系建設和海洋治理能力提升。

繼續在海洋治理與科技合作上下功夫。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將積極與合作國家就海洋治理包括海洋管理制度建設、海洋監測觀測網點建設、海洋資訊網路建設、海洋管理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合作。開展海洋科技合作,包括海洋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海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研究、海洋觀測監測和海上綜合調查合作研究等。

潘新春表示,“海上絲路”項目是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小島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援助項目,將用各種形式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社會大力宣傳,講好中國海洋故事。(供圖: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