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醜筆記——海洋新聞回顧

發佈時間:2022-02-11 11:43:41 |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 作者:安海燕等 | 責任編輯:周舟

人團圓是年,水團圓是海。

辭醜迎寅之際,不由想起2020年的春節。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這個“常數”,疊加其他“變數”,海洋領域與各行各業一起,克服困難和挑戰,向穩向前。

辛醜年,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進程中,陸海統籌持續推進,不斷取得新成效;海洋經濟平穩向好,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加大;海洋生態修復、典型生態系統調查次第展開;海洋國際合作繼續推進,藍色朋友圈越來越廣……

——在這裡,看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

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一系列頂層設計相繼出臺,搭建起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四梁八柱”。自然資源部發揮規劃的導向作用,完成《“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編制並獲國務院批准。規劃明確“堅持陸海統籌,以陸促海、以海帶陸”。沿海11個省(區、市)相繼發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擘畫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藍圖。
在疫情“大考”中,海洋人接續奮鬥,海洋經濟保持平穩恢復態勢,主要經濟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發展韌性持續顯現。
海洋新興産業持續快速恢復。海洋清潔能源開發勢頭強勁,海上風電並網容量持續大幅上升,舟山潮流能示範工程累計並網發電超230萬千瓦時,半潛式波浪能養殖平臺“澎湖號”已獲得多項商業訂單,海工裝備製造業新承接和交付訂單金額同比大幅提升。

海洋傳統産業穩步增長。海洋交通運輸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海洋貨運量保持穩定增長,海運價格出現持續大幅上漲;海洋船舶工業加快復蘇,新承接海船訂單同比出現翻倍增長;海洋旅遊消費不斷釋放,市場逐漸向疫情前常態恢復。

2021年 6月 21日,在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內,養殖工船與“深藍一號”網箱對接。首批規模化養殖收魚成功,三文魚等深海魚“遊”入尋常百姓家。彭照軍攝

海洋綜合試驗場建設是完善海洋産業公共服務平臺的重要舉措。2021年9月24日,自然資源部與山東省政府共建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威海)協議簽約。這是“北東南”“淺海+深遠海”佈局下的首個試驗場。同時,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海洋生物醫藥等産業公共服務平臺也在加快建設。
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和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已持續多年,在提高海洋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海洋産業融合發展方面,也形成了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取得了一些重大技術突破。
2021年,自然資源部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舉辦海洋中小企業投融資和重大科技成果路演,對接融資需求約33億元,為海洋領域創業者們提供了講述“海洋創業夢”、獲得資本支援的平臺。

——在這裡,感受海洋科技的澎湃動力

星辰大海是征途。2021年7月29日,海洋一號D衛星和海洋二號C衛星正式交付自然資源部投入業務化運作,我國海洋觀測衛星組網業務化運作能力基本形成。5月19日,海洋二號D衛星發射成功,這是我國第四顆海洋動力環境系列衛星,與已在軌運作的海洋二號B衛星和海洋二號C衛星“三星組網”,成為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11月23日,1米C-SAR業務衛星(亦稱高分三號02星)升空,該星是我國首顆合成孔徑雷達業務衛星,標誌著我國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已由科學試驗型向業務應用型轉變。衛星升空,船行大洋。2020年11月10日至2021年5月7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圓滿完成。“雪龍2”船首次單船執行環南極考察任務。2021年11月5日,中國第38次南極考察隊乘“雪龍”船起航。2021年7月12日至9月28日,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圓滿完成。2021年9月29日,“向陽紅03”船起航,執行中國大洋第69航次科考任務。

智慧型無人系統母船概念圖。黃埔文衝供圖

海洋科考“新物種”也在2021年7月開始建造。這是一艘智慧型無人系統母船,可搭載數十台配置不同觀測儀器的空、海、潛無人系統裝備,在目標海區批量布放,進行面向任務的自適應組網,實現對特定目標的立體動態觀測,是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實驗室“智慧快速機動海洋立體觀測系統”的水面支援平臺。有望成為全球首艘具有遠端遙控和開闊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認為,該船將使海洋觀測模式發生革命性變化。
AUV(無人無纜潛水器)潛深萬米水下暢遊。2021年11月,哈爾濱工程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悟空號”全海深 AUV在馬利亞納海溝完成4次超萬米深度下潛。目前,“悟空號”AUV已具備不需母船伴隨、支援,獨立暢遊萬米水下自主工作的能力。
深海海底鑽機刷新鑽探深度。2021年4月7日晚,湖南科技大學領銜研發的我國首臺“海牛Ⅱ號”海底大孔深保壓取芯鑽機系統,在南海超2000米的深水下鑽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鑽機鑽探深度。“海牛Ⅱ號”填補了我國海底鑽探深度大於100米、具備保壓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鑽機裝備的空白,將為我國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提供裝備技術支撐。

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邁向“超深水”。2021年6月25日,我國首個自營勘探開發的1500米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産。“深海一號”是我國自主發現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氣田。投産後,深水天然氣將通過海底管線接入全國天然氣管網。

2021年 4月 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單位的 60名海試科考隊員,乘“海洋地質九號”船抵達作業區,執行 2021年南海海試航次第二航段任務。圖為科考隊員回收聲學深拖探測系統。楊源攝

——在這裡,有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探索

“雙碳”目標,可謂是全年新聞的熱詞。藍碳,即海洋碳匯,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也成為海洋新聞的高頻詞。

2021年6月8日,“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成功簽約交易。此前,該項目已通過核證碳標準(VCS)開發和管理組織的評審。這標誌著我國首個紅樹林碳匯項目和首個藍碳交易項目的完成。

山東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王守強攝

紅樹林、海草床、鹽沼作為三大藍碳生態系統,是藍碳的“主力軍”。在海岸帶,植物生物量只有陸地植物生物量的0.05%,固碳量卻與陸地植物相當。

2021年8月13日~27日,自然資源部南海局組織海草床生態系統碳儲量調查與評估試點調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的黎安港開展。

珊瑚礁生態調查現場。南海局供圖

與此同時,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積極挖掘藍碳的“生力軍”,組織實施了淤泥質海灘生態系統碳儲量試點調查,旨在了解淤泥質海灘生態系統碳儲量本底情況和潛力。淤泥質海灘在一些沿海地區廣泛分佈,具有較高的生物量和生産力。由於缺乏植被,淤泥質海灘的固碳作用一直被忽視。
同樣曾被“忽視”的還有海藻場。2021年5月,南海局組織開展了首次海藻場生態系統試點調查任務,開展了對海藻場的業務化監測。
2021年10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自然資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介紹,為進一步摸清主要海洋資源家底,全國無居民海島、沿海灘塗、珊瑚礁,以及紅樹林、鹽沼、海草床三大藍碳生態系統等基礎和基線調查已完成。

——在這裡,見證藍色朋友圈的不斷擴大

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
與國際經濟等領域出現“逆全球化”不同,海洋領域的全球化勢頭依然強勁。加強對話與合作、維護世界海洋的和平與穩定,始終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和主流呼聲,有力證明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倡議。
“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簡稱“海洋十年”)是聯合國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決議和全球性海洋科學倡議,將對海洋科學發展和全球海洋治理産生深遠影響。2021年1月,聯合國“海洋十年”正式啟動,其願景是“構建我們所需要的科學,打造我們所希望的海洋”,旨在“推動形成變革性的科學解決方案,促進可持續發展,連接人類和海洋”。其使命、願景和目標與中國倡導的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高度契合。6月8日,聯合國“海洋十年”中國研討會在青島召開。這是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之一,也是紀念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週年系列活動之一。此次研討會是中國參與“海洋十年”的首場主場活動,由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舉辦,圍繞海洋綜合認知科技創新、海洋生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對碳中和目標的解決方案、深海特殊生境發現等科學前沿和國內科學實踐進行研討,研提中國參與“海洋十年”的行動目標和實施內容。
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2021年10月11日~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昆明舉行。作為大會重要成果,“昆明宣言”承諾,各國政府繼續合作推動將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納入或“主流化”到決策之中;加強和建立有效的保護地體系;積極完善全球環境法律框架;增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實施“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所需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援等。
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近年來致力於推行海洋空間規劃,助力藍色經濟發展。2021年11月,以“基於生態系統服務的海洋空間規劃”為主題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海洋空間規劃培訓研討班“雲”上舉辦。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院長潘新春講述了“海上絲路”的新故事。
陸海相接處,萬物皆有靈。2022年1月10日,全球濱海論壇在江蘇鹽城舉辦。論壇以“和諧共生攜手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由自然資源部、江蘇省政府共同主辦。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國際組織、有關國家駐華使館的代表,以及專家學者、青年代表等300余人出席論壇,共同為全球濱海地區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共用知識、經驗和解決方案。全球濱海論壇由聯合國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國際組織聯合呼籲建立,聚焦濱海生態系統保護、保育、修復和可持續利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代表了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

——在這裡,感受海洋的溫暖與力量

服務經濟社會需求,支撐國家重大戰略,海洋人責無旁貸。

不傷手的洗手液、隔離+抑菌的口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迅速從海洋生物實驗室走上工廠的生産線……這是來自大海的饋贈,也是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的果實。疫情期間,各級各部門紛紛出臺政策舉措,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幫助涉海企業渡過難關,統籌疫情防控和海洋事業發展。

2021年 1月 6日,在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閉的大連海洋大學校園內,師生志願者推著滿載的三輪車上坡,將物資送往學生宿舍。大連海洋大學供圖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出臺。浙江寧波、溫州、舟山等沿海地區,紛紛出臺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先行市實施方案,探索實踐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産業強海、生態護海,為浙江實現共同富裕提供藍色空間和海洋力量。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是我國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舉措。通道的出海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2021年,《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動計劃(2021—2023年)》出臺,為全面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石浦海洋環境監測站迎戰颱風“煙花”。東海局供圖

攬海天風雲,問人間冷暖。從年初的海星暴發,到汛期防颱風監測預報、冬季海冰預警,再到繪製漂流軌跡救助落水漁民……幾百個基層臺站和無數海洋預警監測工作人員,在困難中堅守,災難中逆行,為海洋防災減災觀天測海。2021年12月29日,經自然資源部批准,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主研發的“品質守恒海洋環流數值模式‘媽祖1.0’”(MaCOM1.0)正式發佈。“媽祖”——寓意守護海洋安全,保護海洋環境。該模式是自然資源部海洋預報“晶片”工程成果,填補了我國海洋環流數值預報領域一項重要空白,採用全新物理框架,具有高並行擴展度、碳友好的特點,在氣候變化評估、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境安全保障等領域有重大應用價值。

2021年 7月 19日,參加第六屆“山裏孩子去看海”公益行動的學生們,在河北滄州走近大海。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宣傳中心供圖

提升全民海洋意識,一直在路上。院士入駐新媒體平臺成為海洋科普“網紅”,第五屆全國公益凈灘行動吸引了27個城市的萬名志願者參與,第六屆“山裏孩子去看海”公益行動去海邊、到工廠、走進博物館感受海洋的魅力。地球日、減災日、海洋日……無不引發公眾對海洋的關注與關切。2021年6月8日是第 13個“世界海洋日”和第 14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主題為“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沿海到內陸,從“雲端”到線下,從高校到社區,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在各地開啟。增殖放流、科普講座、攝影比賽、網路直播、公益行動……各地自然資源部門、涉海高校、公益組織等齊發力,掀起愛海、護海、親海的宣傳熱潮,為公眾送上了一道“藍色盛宴”。
……

元旦春節期間,一部名為《風味人間3·大海小鮮》的紀錄片悄然上線,記述似水流年,卻也年味十足。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大海早就在那裏,漫無際涯,神秘莫測。海上風雲多變,卻源源不斷送來至味珍饈、生計和溫飽。伴隨日升月落與萬家燈火,讓無畏者以夢為馬,四海為家……”

海味餃子勞小宴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