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歷史遺跡
一、南通市濠河風景區
南通市濠河風景區,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通的中心,是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護城河之一,史載後周顯德五年(西元958年)“築城即有河”,全長10公里,水面1040畝,最寬處215米,最窄處僅10米。
整個濠河曲曲折折,迂迴激蕩,呈倒置的葫蘆形狀環抱老城區,形成了“水抱城、城擁水,城水一體”的獨特風格,素有“江城翡翠項鍊”之稱。
二、青墩遺址
青墩遺址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鎮青墩村,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化堆積屬於良渚文化範疇,該遺址的考古發現,將江淮平原的歷史追溯到6000年前。
古青墩地區文化存在著不同譜係的文化碰撞的動態過程,青墩文化受到良渚文化的溝通輻射,並得到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青墩遺址分佈面積約7萬平方米,為江淮東部面積最大、文化層堆積最厚且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四面環水,環境優美,地域文化特徵獨特,文化遺跡、文化遺物十分豐富,且代表了江淮東部地區獨特的原始文化,為江淮東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
三、狼山
狼山,位於江蘇省南通市狼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景區內五座山峰中的一座,西臨長江。最早記載狼山之名的是鑒真和尚東渡的《唐大和尚東征傳》中的“六月二十七日發自崇福壽,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風急浪高,旋轉之山”。
狼山居其中, 海拔109米,最為峻拔挺秀,文物古跡眾多,其他四山如眾星拱月,狼山成為五山之首。另外,狼山又是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有“江海第一山”的美譽。
江蘇南通·非遺技藝
一、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江蘇省南通市地方傳統印染技藝之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以手紡、手織、手染的方法製作被面、包袱、頭巾等生活用品,通過挑選坯布、脫脂、裱紙等流程來製作花布。
二、海門山歌
海門山歌,流行于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啟東、通州、如東等地的地方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海門山歌是由清代大批崇明及江南移民帶來的方言習俗及民歌俚調發展而來的,與江南吳歌一脈相承,是吳歌伸向蘇北的一個分支。海門山歌分即興山歌和敘事山歌兩大類。在音樂上,以山歌調和對花調為主,也包括大量的民間小調。在演唱方法上,主要是獨唱和對唱,語言純樸自然,故事生動形象;音樂清純甜美、悠揚婉轉。
三、南通板鷂風箏
南通板鷂風箏又稱“哨口板繇”,源於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繪畫、音律設計、“哨口”雕刻于一體,其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鷂為多(即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組合而成的有六個凸角的風箏),也有由多個這樣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七聯星”“九聯星”“十九聯星”等。
大者丈余,小者盈尺,裝飾圖案多為工筆重彩,內容有“八仙”“鳳戲牡丹”“三國故事”等,喜用紅、黑、青、紫色,以造成強烈的色彩對比。風箏上綴滿了大小不等的“哨口”,多者達數千。“哨口”由哨面和哨筒兩部分組成。哨面通常用竹片或質地松脆的木塊雕刻而成;哨筒分管狀和球狀兩大類,管狀哨口統稱“哨”,古時多用竹筒內膜及鵝毛管等製成;球狀哨口統稱“口”,通常用葫蘆、果殼、蠶繭等製成。標準的哨口板繇無論大小,均可承受5級以上風力,即使在7-8級大風中,仍可穩懸于數百米的高空,併發出美妙的聲音。
四、南通土布染織工藝
南通土布染織工藝精湛,民族特色鮮明。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的載體,南通土布工藝是反映該地區人民特有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個性特徵與審美情趣的一面鏡子,是生活在江海大地上一代代父老鄉親勤勞智慧的結晶。作為華夏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與豐碩成果,南通土布是我國七百年棉紡織手工技藝保存完整、流傳有序、沿續至今而宗脈未斷的傑出代表,也是見證我國傳統棉紡織技藝的活的歷史標本,其傳承保護有著厚重的歷史研究價值。南通土布染織工藝源自生活、源自自然,與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淳厚秀樸的風格、大膽巧妙的構思凝聚了勞動者質樸的審美情趣和高超的藝術才華,是對自然美的高度提煉、概括與再創造,反映了中華兒女純樸、智慧的思想素質和健康、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其傳承保護有著豐富的工藝審美價值。
南通土布染織工藝是開創江海文化的歷代祖先留給後世的一份民族經典工藝瑰寶,突出地代表了民族的共同文化認同,反映了江海民眾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特有生活方式、生活智慧與文化意識,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現,也是我們今天再展南通雄風的力源所在,其傳承保護有著重要的現實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