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中國  >  

陜西:中華民族歷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

發佈時間:2022-11-23 10:51:34 | 來源:歐亞科學院中國雲計算中心優秀文化研究院 | 作者: | 責任編輯:艾瑞爾

陜西西安·歷史遺跡

一、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秦俑)位於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內,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兵馬俑屬於古代墓葬雕塑,是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 兵馬俑 

二、華清池

華清池(又稱華清宮)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示範景區,以3000年的皇家園林史和6000年的溫泉利用史而享譽海內外。

△華清池

華清池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溫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是周、秦、漢、隋、唐歷代統治者遊宴享樂的行官別苑,更因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而馳名中外。

 

三、驪山

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海拔1302米,是秦嶺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內的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

△驪山

驪山是華清宮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山上文物勝跡眾多、自然景觀秀麗,遍佈著烽火臺、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上善湖、七夕橋、尚德苑、遇仙橋、三元洞等眾多著名景點。

 

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作為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上古時期,女媧在這裡“煉石補天”;西週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盛唐時,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淒美的愛情故事;現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於驪山之上。驪山是中華民族歷史脈絡的見證。

 

四、大明宮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佔地面積約3.4平方千米。

 △大明宮

大明宮規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稱為“中國宮殿建築的巔峰之作” ,由大明宮開創的宮殿建築佈置方式,奠定了東亞中古及其後的古代宮殿制度,是唐以後中國宮殿建築之範本,對中國明清故宮及日本和南韓等東亞宮殿建築産生了重要影響。

 

五、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大雁塔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

 

陜西西安·非遺技藝

一、楮皮紙製作技藝

楮皮紙製作技藝,流傳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北張村傳統技藝。北張村坐落在秦嶺腳下,當地百姓自古以來就依靠山區的楮樹(俗名“枸樹”)資源,以造楮皮紙維持生計。北張村是造紙術的發源地之一,西漢霸橋紙就是在這裡出土的。改革開放以前,這裡家家戶戶都有造紙作坊。

楮皮紙

楮皮紙製作技藝的歷史悠久,據考證,北張村造紙術源於西漢時期。“倉頡字,雷公瓦,灃出紙,水漂簾。”這首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北張村民謠,成為當地造紙歷史悠久的有力佐證。至今北張村的紙匠們仍使用著原始、簡單的工具,製造著純天然的楮皮紙。楮皮紙製作技藝,生産的紙韌性好、耐保存,在上邊寫字作畫。數百年後拿出來仍光鮮如初。

 

二、西安剪紙

陜西西安民間剪紙是一門古老的傳統鏤空藝術,陜西從南到北,特別是黃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處都能見到紅紅綠綠的剪紙。那古拙的造型,粗獷的風格,有趣的寓意,多樣的形式,精湛的技藝,在陜西,在全國的民間美術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西安剪紙

陜西剪紙主要形式有窗窯頂花、炕圍花、門畫、挂簾、枕花、桌裙花、鞋花、結婚雙喜花、衣物佩飾花、神龕貼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窗花最為普遍。每逢春節,不論那裏的農村,給窗子糊上潔白的紙,貼上紅紙剪成的窗花,喜慶新年。陜西的窗花在表現內容上,一種是繼承傳統,一種是貼近生活,近距離反映現實。有人物活動、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民間故事傳説等。造型嚴謹,民間風味十足。陜西剪紙大都出自農家婦女之手,以淳樸、粗獷、簡煉、明朗為特點。她們創作的剪紙飽含著濃郁的泥土氣息和強烈的感情色彩,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具有古樸的民風。

 

三、長安泥塑

長安泥塑,是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技藝。以當地紅黏土為材料,通過藝人手工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每件作品在塑制前,藝人都要經過構思後,還要經過採土、和泥、搓、揉、抹、塑、捏、雕、貼、滾、蹍、按、剪、晾等十余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包含有若干道子工序才能完。

 

長安泥塑

藝人在長期創作實踐中,還根據人物不同質料衣服衣紋以及衣紋隨人體變不同總結出“衣不傷體,二不腫臉,三不魚刺”“綢子軟,緞子光,破碎衣紋布衣裳等口訣”。人體和面部比例則分別遵循“立七坐五盤三半,一手捂住半個臉”和“三停五眼”的要領。長安泥塑造型誇張寫意,顯現出民間藝術特有的表現手法;其製作材料就地取材,題材內容都是當地風土民情為主,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每件作品,既可單個成型,也可組合成套,具有靈活多樣的特徵。


四、蓮湖面塑製作技藝

蓮湖面塑製作技藝,以小麥麵粉為主料,結合色素調成不同色彩,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搓、捏、揉、壓,用牛骨頭撥子靈巧地點、切、劃、撥,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長期以來,面塑是從業者作為一種謀生的行當,基本上限于在民間流傳,造成面塑藝術的發展和傳承對傳統的依賴性強,因此傳承面太窄。始終定位於民間手藝,不被重視。加之完全是手工製作,産量較少,很難實現標準化。但近幾年,隨著中國非物質文化的推廣,面塑作為其中的一項技藝,也逐漸引起大家的關注,甚至進入到藝術品拍賣、藝術禮品定制、盲盒手辦等現代的藝術與産品市場中生機勃勃。2011年,蓮湖精巧面塑技藝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五、西安鼓樂

西安鼓樂,流傳于西安(古長安)及周邊地區的傳統音樂,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西安鼓樂源於唐代燕樂,之後又融入了宮廷音樂,安史之亂期間隨宮廷樂師的流亡而流入民間。西安鼓樂至今仍然保持著相當完整的曲目、譜式、結構、樂器及演奏形式。西安鼓樂曲目豐富、內容廣泛、調式風格多異、曲式結構複雜龐大,演奏形式有坐樂、行樂,其中還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詞等。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2-11/23/7d9c95b4-538c-4c87-8a79-692c019b69fc.jpg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