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22-10-31 10:0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孫婉露 | 責任編輯:孫婉露
在中國文化裏,我覺得,“家文化”是一個特別核心、特別有特色的內容。這不僅僅是説小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結緊密,它可以是一個很大的概念。
從漢語中你就能看到這種文化。比如,country在中文裏叫“國家”;比如,我們會説,中國56個民族組成了“中華大家庭”,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的同胞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這是因為,中國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歷史。古代從事農耕活動要以血緣家庭為單位。以同姓血緣關係為紐帶,就組成了一個大的宗族,進而,層層擴展,由宗族又組成了社會,形成了國家。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政府和老百姓之間有一個生動的比喻,那就是“舟”和“水”——“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個比喻來自荀子,到了唐朝的時候,李世民也經常用這句話告誡眾人。
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老祖先們早在三千年前就認識到,百姓是國家的根本,統治者要注重民生,注重“大家庭”全部成員的福祉,否則就會被人民推翻。它強調執政者的德行和責任。
由於中國幾千年農耕文明的延續,以及自秦漢大一統社會形成以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把儒家思想作為主流指導思想,所以中國的民本思想歷經幾千年,被系統地傳承保留了下來,而且一直被強調。民本思想和“家國一體”的文化理念,成為了中國政治文明中很獨特的一部分。
説了這麼多,是希望能夠帶大家從一些側面感受中國的文化土壤。
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多年,執政70多年,對於中國人來説,我們不太會前後割裂地去看待這樣一個黨。中國共産黨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它就是在這塊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土壤中成長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就有著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
作為執政黨,就是要服務於全體人民,為我們整個“中華大家庭”謀福祉,不能有私心、有私利、有分裂,這符合中國人對於執政者的期待。
直到今天,中國共産黨依然在從傳統民本思想中汲取智慧。不同的是,中國共産黨信仰馬克思主義。我們在上期節目中説到,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這種世界觀、歷史觀是對傳統思想的最大超越:中國共産黨執政不是為了統治人民,在它的理念中,人民群眾利益的實現,最終要依靠人民群眾自己。它必須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發展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用。
所以,我想説,一直以來,中國共産黨都在談“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説自己沒有特殊的利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不是什麼“共産主義修辭”。有的西方政客拿著自己的尺子去衡量中國的政治、社會制度,挑撥中國共産黨和人民的關係,我覺得,是無視或者選擇性忽視了中國革命、建設的歷史進程,忽視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土壤。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那麼民心、民意是什麼?什麼是中國人眼中的“整體利益”?我們下期節目繼續探討。
(本期專家顧問: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戴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