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舉行“沅澧-2023”軍地聯合指揮行動演練
發佈時間:2023-04-1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楊奇帥 | 責任編輯:

演練現場。劉頌攝

沅澧大地,兵車轔轔。4月14日,一場軍地聯合指揮行動演練在常德拉開帷幕。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演練緊貼常德水系發達雨季易汛,森林覆蓋率高火勢複雜的現實情況,以“防汛搶險”和“森林火災”為演練背景,異地同步聯動9個區縣市軍地聯合應急力量,檢驗推動全市國防動員組織指揮和搶險救災行動指揮能力水準。

“立即前出偵察!”在漢壽縣某水域現場,隨著指揮所一聲令下,無人機分隊立即打開“守護鷹”無人智慧平臺開展水情偵察。隨後,數個現場畫面通過空地協同偵察指揮系統,實時傳輸到了指揮中心的熒屏上。

作為此次演練的無人機技術顧問,湖南文理學院無人機研究所負責人介紹,無人機智慧平臺由一台國産高性能無人機、自動機場和一套空地協同偵察指揮系統組成,採集圖像資訊可實現實時回傳,共用多個指揮終端的功能,具備全天候、全時段、多領域連續工作能力,廣泛應用於防汛搶險、森林火災、維穩處突等應急突發任務。

防汛搶險演練現場。劉頌攝

除此之外,演練不設預案、不走流程,全程臨機導調,檢驗的不僅僅是參演人對險情的處置能力,更是檢驗指揮員如何第一時間準確研判險情、部署兵力、展開救援等全過程的指揮能力。

“報告!當前水深15米,流速3米每秒,流量6千立方每秒,堤壩情況良好!”在導演部水面偵察導調任務中,民兵舟橋分隊和藍天救援隊分別使用管涌檢測儀和水下聲吶探測儀進行堤壩檢測,為軍地聯合指揮部提供了科學準確的災情資訊。

民兵“平時為民、戰時為兵”,隨著民兵建設轉型升級的深入,民兵職能使命不斷拓展,迫切需要打造專業化、科技化新質力量,增強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在轉移被困群眾演練課目中,軍地聯合指揮部通過查詢“災害應急救援救助平臺”手機APP,確定被困人員求助定位資訊,第一時間組織無人機分隊空投救援物資,啟動水上救援機器人營救轉移被困群眾。

“當前風向偏南,風速3級,過火面積約300畝,受災地形坡陡林密,交通不便,對周圍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在石門縣森林滅火現場,一批算力強、載荷高、感知廣的智慧化、體系化無人機集群飛向火場,迅速帶回第一手火災現場資訊。

森林火災演練現場。羅義衡攝

據悉,此次演練由市委、市政府和常德軍分區牽頭成立軍地聯合指揮部,組織各縣市區軍地應急分隊參加,以發生洪澇災害和森林火災為背景,對號令發佈、會商研判、視頻調度、災害發生、救援處置、群眾安置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全面模擬。整個演練多分隊銜接、多要素融合、多維度行動,按照分工認真開展了汛情偵察、水面搜救、封堵管涌、構築子堤等7個防汛搶險科目和火情偵察、滅火炮滅火、手雷滅火、開設防火隔離帶等8個森林滅火科目的演練,達到了預期效果。

“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後,針對遂行非軍事行動面臨的任務要素多、軍地部門涉及面廣、新質新域力量比重增大等新情況,如何打造高效的聯合指揮體系,將直接關乎成敗關鍵,我們必須增強聯合指揮智慧化、精準化、一體化能力。”常德軍分區主要領導告訴筆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他們以作戰需求為牽引,按照“方案實起來、指揮聯起來、力量動起來、能力強起來”的思路,進一步鞏固提高全市國防動員系統一體化戰略體系和能力,為推進強國強軍匯聚強大力量。

隨著社會資訊化、智慧化、技術化高速發展,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在“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

“此次演練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的具體舉措,也是對我市軍地應急力量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保障的實戰考量,做到哪的情況最危險就出現在哪,哪的災情最嚴重就戰鬥在哪,堅決奪取防災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常德市委書記曹志強介紹,在完成沅澧系列演練的“固定動作”的基礎上,下一步將要求各區縣市根據實際情況自定演練課題,做好“自選動作”,總結運用好聯合演練的成功經驗,堅決打贏防汛搶險硬仗,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以實戰實績彰顯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強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