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字鶴壽,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于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其貫通中西的淵博學識,卓爾不群的學人風骨,以及氣象萬千的學術成就,可稱一時無兩。 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乃清末維新派著名人士,他領導的湖南新政真正賦予戊戌變法以實際意義,充滿生機的湖南被當時的輿論稱之為“中國最富有生機的省份”;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清末進士,曾授吏部主事,但他淡于名利,未嘗一日為官,時乃“維新四公子”之一;陳寅恪的長兄陳衡恪,近代著名畫家,與魯迅為北洋政府教育部同事,且交誼甚厚,常與齊白石切磋畫藝,備受齊白石推崇……陳寅恪家族恰似一座巍峨的豐碑,高高地聳立在星漢燦爛的中國文化的歷史長廊裏;又如一道奪目的光芒,灼灼生輝地劃過人類文明璀璨的星空。 圖:陳寅恪 圖:1948年春,葉企孫(左),陳寅恪(右)。 圖:陳寅恪(左三)與歷史語言研究所全體同人合影。 圖:陳寅恪、章士釗、傅斯年等在英國合影。 圖:陳寅恪先生悼念王國維先生的輓聯。 圖:陳寅恪墓碑旁一大石上由著名畫家黃永玉鐫刻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圖片及展品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