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文物局持續組織全國博物館開展博物館裏過大年系列活動的統籌工作安排,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在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充分挖掘本館傳統文化資源,以親情為伴,以文化之名,以活動為載體,向廣大家庭和觀眾致以一年一度的節日問候。 2023年1月26日上午9點,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迎來了開館的第一批觀眾,揭開了“紅紅火火過大年”——博物館裏的民俗活動序幕。
“巧娃娃”剪紙區
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十六個民族一家親”剪紙龍鱗冊。
剪紙,作為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是中國民間歷史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一種藝術形態。該作品主圖是身著民族服飾的少數民族人物形象,剪刻精美,造型別致,象徵著各族人民的團結、穩定和發展。作品輔以中國書法“龍”字為背襯,將剪刀與毛筆、紅色與黑色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栩栩如生,新穎別致,帶給觀眾視覺上立體靈動的感覺和美的藝術享受。 這邊就是“巧娃娃”剪紙區了。一幅幅紅彤彤的剪紙映襯著一張張可愛專注的笑臉,把節日的溫馨與喜悅帶給每一位來館參觀的家庭和觀眾。
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北京巧娘、北京市豐台區剪紙非遺傳承人陳玉梅老師現場教授孩子們剪紙技法。
“老師剛才講的是怎樣剪一隻小兔子,好像是這樣剪的吧?”
“看看我的作品,漂不漂亮?老師誇獎我啦!”
“張燈結綵迎新春” ——燈籠繪畫製作區
燈籠統稱為燈彩,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工藝品,綜合了繪畫、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與生活息息相關。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挂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而此刻的燈籠繪畫製作區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新春氣氛。孩子們一邊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一邊試著自己動手製作燈籠。活動區的中央鋪滿了火紅的燈籠紙,像在春風中舞蹈,增添了喜慶的氣息。一盞盞燈籠,一串串希望,紅燈籠象徵著辭舊迎新,和諧團圓,歡樂吉祥!
“姐姐,我來幫你扶著。是這樣嗎?”
“燈籠的架子搭起來了,下面該做什麼了呢?讓我想一下。”
“我的燈籠快做好啦!現在把小燈芯粘上去!”
“我們的紅燈籠做好啦!大家一起留影紀念吧!新春快樂!耶!”
“小小雕塑家”陶藝製作區
陶藝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陶藝教育通過有效的,可持續性的教育方式,讓兒童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並從中獲得快樂,陶冶情操,有利於他們用“發現的眼睛”去傳承創造。其中,軟陶藝術起源於面塑和泥塑,是一種表現性較強的新材料,它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被賦予了新的教育意義。
志願者老師現場講授軟陶製作技巧
“老師,是這樣搓的嗎?”
“剛才老師是這樣講的,你的小手試一下,把陶泥放平……”
“老師,請您幫孩子看一下,她捏的這只小兔子可以嗎?”
前“兔”似錦 ——面塑手工製作區
面塑歷史源遠流長。據相關史料記載,面塑藝術早在漢代就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它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料。如今,面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重視,小小面塑也走進了藝術殿堂。作為一項傳統民間技藝,面塑在展現年俗文化的同時,也傳遞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五顏六色、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面塑作品
“請大家注意咱們這個小兔面塑和彩色流蘇之間的比例。”
“原來捏好一個面塑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呀!”
“小心翼翼的切下多餘的布料,再穿上彩色流蘇中國結,我的小兔子就做好啦!”
“翩翩起舞” ——傳統風箏繪畫製作區
在我國,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作為傳統手工藝品,風箏是民間傳統節日文化習俗之一。風箏題材廣泛,品種繁多,造型優美、色彩艷麗,寄託著人們的理想和願望,深受人們喜愛。 在風箏繪畫製作區,孩子們不僅在玩兒的過程中了解了風箏的歷史、種類,而且又動手動腦,在蝴蝶風箏的造型結構和繪畫色彩上,充分發揮想像,做出專屬於自己的漂亮風箏。瞧,孩子們的蝴蝶風箏在翩翩起舞,那麼輕盈,那麼歡暢!
“浸潤童心,教育從娃娃抓起!”
“我喜歡橙色,我要把我的風箏畫的漂漂亮亮的!”
“嗯,我的風箏骨架快做好了。”
“旁邊的小弟弟一直在看,我畫的風箏肯定最漂亮!”
為了進一步豐富廣大家庭及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次系列活動將從正月初五持續至正月初七,讓這個兔年春節更具“文化味道”。下一步,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將繼續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增強鑄牢廣大婦女兒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宣傳教育功能,通過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紮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厚植家國情懷,不斷創新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美育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以踔厲奮發的精神姿態勇毅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