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請叫我“小講解員”!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小講解員”2018暑期訓練營圓滿結束 2018年8月29日,我館“小講解員”2018年度暑期訓練營活動完美收官。參加此次活動的23位同學逐一登場,用模擬接待團隊觀眾的方式,展示多日來的訓練成果。今後,他們將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小講解員”,將有資格為廣大觀眾開展假日講解服務。辛苦已半月、臨門僅一腳。瞧!小學員們各個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用飽滿的熱情和最佳的狀態,表達未來參與博物館志願服務的志向和決心。
我館“小講解員”工作從2011年開始實施,8年來已累計招募9批近300位“小講解員”,開展假日兒童館講解服務,累計接待觀眾近2萬人。此次招募的是第十批隊員,共開展8次訓練活動。內容涵蓋:博物館基礎、講解認知、展陳知識、志願精神、語言能力、態勢禮儀、分組實踐、結業考核等20余項內容,科學緊密,講求實效。在師資上,我們邀請了全國知名的講解專家、新中國第一代講解員齊吉祥老師,兒童朗誦教育專家陶嵐琴老師,中華女子學院的專業禮儀教師唐曉娜,以及具有多年兒童語言教育經驗的高洋、于兆赫、王甜老師,分別圍繞講解業務、語言能力、姿態訓練、以及分組實踐等方面進行授課和指導。此外,在活動過程,還先後有17位志願者和“小講解員”參與輔助。特別幾位已經有過講解經驗的“小講解員”,在分組指導環節化身“小助教”,全程輔助各組老師進行示範指導,發揮了“老帶新”的奇效。
未來,相信會有更多孩子通過“小講解員”訓練營這一平臺,走近義務講解、走向志願服務,在鍛鍊自己的同時,為社會和公益貢獻力量。 最後,讓我們用圖片來回顧培訓的精彩瞬間吧! 開篇第一課,從基礎知識開始。什麼是博物館?什麼是講解?什麼是志願服務?怎樣通過訓練營成為“小講解員”呢?聽珊珊老師一一介紹。從2011年“小講解員”活動伊始,珊珊老師就見證和陪伴著一批又一批“小講解員”的誕生和成長。
陶嵐琴奶奶助力活動,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打造“兒童館的好聲音”。 新中國第一代講解員齊吉祥爺爺告訴我們:講解不僅要知道“是什麼”,還要清楚“為什麼”。 唐曉娜老師從專業禮儀的角度,為大家解決駝背、頸前伸等姿態問題,也對站、坐、行、蹲、以及指示和微笑都進行范。
課堂上,學員們專心致志。 互動中,大家把握要點,認真到位。 三位具有兒童語言教育豐富經驗的老師助力分組環節,學員的“疑難雜症”,老師們都有辦法,具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員們進步神速。 “小助教”們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也是孩子,但在博物館的講解實踐中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輔助各組老師指導新學員。 考核的日子終於到了,孩子們精神抖擻、閃亮登場。 由全體學員及家長組成了一支模擬參觀團。當這批“烏泱泱”的觀眾來到小學員面前,不僅是見證他們的學習訓練成果,也是對他們心裏素質、應變能力的一次難得鍛鍊。 考核評審們是來自博物館裏社教部和開放服務部的老師們。一絲不茍的打分和記錄,只為讓孩子們有更多進步和成長。 考核現場,社教部老師和志願者們緊張的忙碌著,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考核結束後,所有學員和家長填寫了調查問卷。對活動的實施和效果進行反饋。 我們結業嘍!全體學員、家長、以及博物觀社教部的老師和志願者們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