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的精髓,展示當代漆藝陶藝創作的優秀成果,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協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作為支援單位的“樸散徐來 物雅于正──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王亞雄、徐徐、高振宇三人展”于2011年10月16日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隆重開幕。 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藝術科研機構,匯聚了中國當代各個藝術門類的一大批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60年來,在藝術科學研究領域的各個學科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新世紀以來,藝術創作更成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科研、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三足鼎立”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藝術研究院于2005年11月成立了藝術創作研究中心。 藝術創作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匯集了一批全國藝術專業創作人才,形成了一批可以産生國內外重要影響的創作群體力量。目前藝術創作研究中心設有藝術創作研究室、陶瓷藝術研究中心、數字動漫藝術創作研究中心、藝術品鑒定委員會辦公室四個部門;擁有創作研究人員26位,特約研究員14位;創作門類包括書畫、文學、演奏、作曲、表演、漆藝、陶藝、舞臺美術設計及藝術策劃等多個方面。成功舉辦了多個高層次、高水準的書畫和陶瓷藝術展,召開專題研討會、開展系列創作教育活動,向藝術界和社會公眾展示了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在藝術創作方面的重要成果。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緊密圍繞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中心工作,將藝術理論研究與藝術實踐有機結合,探索開展各種內容形式的創作研究活動,逐步提升藝術創作水準,為我國藝術科研與藝術創作的整體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樸散徐來 物雅于正──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王亞雄、徐徐、高振宇三人展”是“2011年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家系列展”的第六個展覽,展覽集合了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的王亞雄、徐徐、高振宇三位藝術家數年來的探索和創新之作。他們的作品法度嚴謹、手風利落、招式老到、語言精純,方寸間透著從容不迫的雍容氣象和超凡脫俗的高雅氣質,極大地提升了手工藝作的形式品格和美學境界。他們對手工勞作的堅持和專注、對手工藝傳統的尊重和遵循、對工藝品質和品格至善至美的講究和追求都體現了一種自覺的責任擔當,具有積極的表率意義。 王亞雄的藝術創造涉獵廣泛,包括傢具、茶器、酒器、文玩、書籍裝幀、首飾設計等方面。在他的這些作品中,觀眾既能夠讀懂藝術家所執著的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也可以體會到他對自然、對生命和對現實生活真摯的熱愛。他的勤懇苦幹、銳意進取不是想要證明什麼,而是在探索中國工藝的偉大傳統與現代中國人現實生活的最佳契合點。中國工藝從來都是為了中國人更美好的生活而創造的,這個真理在王亞雄的所思所做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徐徐、高振宇兩位藝術家專攻陶藝創作,他們的創作過程從無到有、從一團泥到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均以藝術家多年的文化修養、精妙的造型構思和過硬的專業技術作為保證。在與泥土建立關係的過程中彌散著想象的源泉,在無限的創作空間裏漂浮著靈感的律動,在與前輩大師形成的上下關係中建構著自己的面貌。所有這些由於有了手的參與而發生了變化,一切真實的情感伴隨著手工的過程被注入作品之中。同時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沒有過度的裝飾,遵循法度,含蓄、內斂、溫潤,又勇於突破,這些要素是他們人品、氣質的自然流露。這些要素和氣質比盲目的創新更為重要。這一切都來自於“茶”的精神,來自於他們在茶陶──紫砂藝術方面的深層次的探索,並將這種文化的精神發揚到與我們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陶藝器皿當中。 今天,在這個後工業化時代,作為一個掌握傳統手工藝的者,如何將其作為參照,並與之拉開距離,其間的距離越大,其中的理論和學術的意義也就越大。這不僅是一個文化策略的問題,也是一個文化選擇和價值觀的體現,更是一種藝術家主體性立場的彰顯。當我們面對王亞雄、徐徐、高振宇這三位藝術家的手工作品時,吸引我們的可能不僅是精湛高超的技藝和材料本身所帶來的審美體驗,而且我們從中發覺了一種本土傳統文化在面對全球化挑戰時所爆發的勃然生機。這生機宛如一種動力支撐著我們尋找自己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傳承者的責任擔當。這基因不僅存留在他們手中的現實器物裏,更存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乳白釉三足盤組 攝影/于暉 梨式壺 攝影/于暉 方罍壺 攝影/于暉 方樽壺 攝影/于暉 南瓜壺 攝影/于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