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館概覽
新聞快訊
臨展介紹
館藏薈萃
展館介紹
建設歷程
社教活動
視頻點播
服務指南
館藏薈萃 |  
孫中山“天下為公”書法橫幅

image.png
孫中山“天下為公”書法橫幅  民國
橫130、縱32釐米


館藏孫中山“天下為公”書法橫幅,紙本墨書,內容為孫中山手書:“固卿先生屬 天下為公 孫文”,並鈐“孫文之印”。

固卿,即徐紹楨(1861~1936),字固卿,祖籍浙江錢塘,生於廣東番禺,清末民初著名軍事將領、革命家,孫中山的忠實擁護者,辛亥革命後歷任南京衛戍總督、參政院參政、軍政府衛戍總司令、廣東省省長、陸海軍大本營內政部部長、臨時參政院參政、國民政府委員等職,1936年9月逝世于上海。館藏這件書法橫幅為孫中山贈予徐固卿之作。

橫幅左右兩側有葉恭綽所書200余字的跋文,記錄了此件作品的來源及與上海貧兒院有關的歷史,錄文如下:

“上海貧兒院創立三十有六載,教養貧兒,栽培國本,成績丕著,世有定評。邇因院舍傾圮,急待修葺,庶多數待哺貧兒不致流離失所。徐幾亭先生有鋻於此,因以國父賜贈其先君固公之墨寶慨助乃院,指定諸大善士捐資最巨者移贈之,以資紀念。固公于開國之初總司江浙聯軍,衛戍南京,勳勞極懋,乃從不自伐。至今日,眾幾忘其姓氏,不知當日相從締造,雲龍水石,非比泛常。此手跡特其一證耳。國父不以書名,而渾勁樸茂,一時無兩。凡曾侍揮毫者,類能言之。此又言書道者所宜知也。民國三十三年七月,葉恭綽謹志。”

由邊跋可知,1944年,上海貧兒院院舍破敗傾圮,急需募款修繕,徐固卿之子徐幾亭便將這幅孫中山贈予先父的手書捐贈給了貧兒院,指定捐款最多的捐助人可以獲得這幅作品。葉恭綽在跋文仲介紹了捐助的經過,回顧了徐固卿在辛亥革命及民國初年的勳勞,並稱頌孫中山書法的藝術風格“渾勁樸茂,一時無兩”。

跋文中提到的上海貧兒院,為1908年曾志忞遵照其父曾鑄(字少卿)的遺願創辦的慈善教育機構,其辦院宗旨是“收養寒苦子女,兼習文藝,使各成一能一技為目的,並融合慈善教育之旨,量材培植,以助其成。”1909年4月,貧兒院于上海正式開院,招收貧苦家庭中因貧失學的兒童,按初等小學一、二、三年級程度進行普通教育,同時分設音樂科、圖畫科、園藝科、木工科等九科,施行“實業教育”。到1926年,應社會的要求,兼為增加收入,設置附讀生學額,開始收納非貧苦的兒童就讀,由其家庭自付學費。上海解放後,貧兒院曾多次改名,今為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小學。

image.png

上海貧兒院管弦樂隊  1910年


上海貧兒院成立後,教養兼施,助貧困兒童于自立,造福了上萬名貧苦兒童,成為中國傳統的育嬰事業向近代化的慈善教育機構轉型成功的案例,也有助於社會形成慈善為上、教養並重的意識,葉恭綽在跋文中稱其“教養貧兒,栽培國本,成績丕著”,並非溢美。作為私立性質的慈善教育組織,上海貧兒院沒有穩定的經費來源,而能在上海延續數十載,全賴社會各界人士的捐款捐物資助得以維持。館藏此件孫中山手跡,不僅具有重要藝術價值,作為徐幾亭捐助給上海貧兒院募集善款之物,凝聚了這一時期社會人士對兒童福利事業的關愛與熱忱,也見證了近代中國兒童慈善教育事業的艱難前行。


撰稿:何月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