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家媒體齊聚泉城,用鏡頭探訪“美”一處溫暖——濟南市城管局舉辦第二屆“城市因你而美麗”攝影短視頻大賽媒體行活動
中國網 2024-09-21 16:22:01

一城之美,在於精緻;一城之治,在於精細。

為記錄濟南城管發展新變化,彰顯新時代城管人風采,展現城市精細化管理成果,傳播城市人居和諧之美,結合慶祝山東省第三十屆環衛工人節,濟南市城市管理局舉辦第二屆“城市因你而美麗”攝影·短視頻大賽媒體行活動。9月19日淩晨3時起,新華社、光明日報、中新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網、大眾日報、濟南日報等10余家中央、省市媒體齊聚濟南,用鏡頭探索城市之治、記錄城市之美,展現城管人在平凡中創造的暖心瞬間。

錯峰清掃,高架路乾淨且暢通

淩晨3點多,月光在路面鋪灑清輝,高架路上車輛寥寥。濟南市機械化清掃大隊的隊員們駕駛清掃車,在順河高架橋上由南往北進行濕掃作業。

自1998年成立以來,機掃大隊便承擔著全市主城區7條高架路、11條隧道快速路及10座立交橋,共計330余公里的道路的機械化保潔清掃、省市重大活動衛生應急保障和冬季清雪除冰任務。

山東省攝影家協會 韓軍攝

為了最大程度減少對交通的影響,機掃大隊不斷優化作業模式,採取錯峰作業,在每晚10點到次日淩晨5點期間,因地制宜,利用九種機械作業車開展聯合沖洗降塵作業。

清掃車的聲音漸行漸遠,在其身後,路面乾淨如新。據了解,九機九步工作法機械化聯合作業後,高架路上塵土每平方米甚至不超過3克。

輪班作業,芙蓉街清爽不油膩

淩晨4點多,夜色依然濃密,芙蓉街上伸手不見五指。唯有“唰唰”的沖洗聲,還在訴説著這裡的故事。環衛工人們正借助小型清掃車、灑水車,對這片區域進行沖洗。

《走向世界》雜誌社 張仁玉攝

作為“網紅小吃街”,芙蓉街的保潔壓力很大,平均每天都會産出近40噸的垃圾。每逢佳節日,垃圾數量還要成倍增加。為了及時清除油污及散落的垃圾、雜物,給遊客一個乾淨清爽的體驗,92名環衛工人三班輪轉,24小時在街面上巡邏、打掃。垃圾清運車也隨時待命,裝滿即走。

5點左右,天剛濛濛亮,芙蓉街的沖洗作業告一段落。很快,這裡又將人聲鼎沸。下一個班次的環衛工人也會準時出現在街面上,穿梭在人流中,撿起垃圾,拾起城市的文明。

搭建平臺,小益站助農又便民

清晨5點,安靜了一夜的鳳凰街再次熱鬧起來。來自南部山區的400余戶菜農、種植戶等陸陸續續趕到這裡的“便民助農益站”。新鮮的瓜果蔬菜、冒著熱氣的饅頭包子、剛出鍋的滷肉熟食吸引了周邊居民前來採購,泉城的煙火味在這一刻更加濃郁。

《走向世界》雜誌社 張仁玉攝

“這附近居民多,沿街銷售的流動攤販也多。前期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在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之間尋求平衡,破解佔道經營難題。”槐蔭區綜合執法大隊振興街中隊長吳金權介紹,自5月起,槐蔭區城管局嘗試設立集市;7月27日,濟南市城管局、南部山區管委會綜合管理執法局、槐蔭區城管局以“溫暖城管”品牌為切入點,共同組織的“便民助農益站”正式在鳳凰街設立。這也是全市首個“便民助農益站”。

《走向世界》雜誌社 張仁玉攝

益站成立後,吳金權帶領執法隊員每天到現場巡邏,叮囑攤販在規定的區域內經營、收攤前及時清掃路面;同時,也及時給攤販和前來購物的居民提供幫助。

“流動攤販有了固定的經營場所,我們周邊的居民也買到了質優價廉的農副産品。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實事。”居民劉大爺衝著執法隊員們豎起了大拇指。

立足“小事”,清疏班“舒”通居民心

早晨6點,濟南市城肥清運服務中心女子清疏班班長楊琳就趕到了單位。檢查車輛、擦洗車身,整理內務,忙完這些,楊琳組織全體隊員召開例會,安排一天的工作。

濟南日報 陳長禮攝

隨後,女子清疏班來到裕園社區9號樓前,她們掀開井蓋、扛起百餘斤重的抽糞管、清理化糞池……看著隊員們臉上大滴大滴掉落的汗珠,居民宋大媽拿來水和毛巾,招呼隊員們歇歇腳。

濟南廣播電視臺 徐舟攝

《大眾日報》 李勇攝

濟南市城肥清運服務中心承建於上世紀50年代,多年來,中心立足城肥清疏“天大的小事”,賡續“扁擔記憶”,建設“扁擔文化”,建強“扁擔支部”,創新“扁擔工作法”,探索實施“全週期管理”工作模式,率先研發化糞池液位監測裝置,開展“溫暖城管·滿意清疏”“社區服務行”等行動,著力解決了一大批困擾居民群眾的化糞池外溢難題,並在“辦實事、解難題、交朋友”中與街道社區、居民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

在女子清疏班紮根一線的同時,中心下屬的上百支清疏隊伍也各自趕到了崗位上,“以初心為引領,以細心耐心巧心為路徑,以民心為落腳點”,幫助居民疏通下水管道的同時,也“舒”通了民心。

紮根一線,娘子軍以柔克難題

早晨8點,市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女子執法中隊的隊員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這支全市唯一的女子執法中隊自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用心執法,用情執法”理念,通過教育、疏導、幫扶等方式解決矛盾問題,贏得了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援。

山東省攝影家協會 韓軍攝

山東省攝影家協會 韓軍攝

為了整治城市“牛皮癬”,她們創新推出了“五時工作法”,通過隨時發現、即時清理、限時責改、按時上報、適時處罰,讓街面恢復了乾淨、整潔。

新華社簽約攝影師 郝鑫城攝

除此之外,中隊還承擔著拆違拆臨、佔道經營管理、裝飾裝修施工管理、工地揚塵治理等各項工作。“一直以來,我們堅持以‘721’工作法為指導,以70%的服務、20%的管理、10%的執法,讓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隊長朱楠説道。

持續精進,糞池污水實現無害化處理

在天橋區栗山路的城肥處理站內,同樣有一支“娘子軍”——女子化驗班。

每天上午,女子化驗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在城肥預處理車間向濾清池排水前,做好取樣準備。濾清池一進水,立即取水樣,檢測氨氮、COD等六項指標,並及時將檢測結果進行反饋,指導上清液工作人員對處理系統相應環節做技術調整。

中新社 張勇攝

從濾清池到回用水池,污水總共需要經過9道“關卡”的處理。女子化驗班的成員們每天都要在這9個池子裏取樣。“生化池、厭氧池的氣味尤其刺鼻,但是再苦再臟再累的活總要有人幹。”化驗班班長史玲説道。

中新社 張勇攝

近年來,濟南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城肥處理站不斷提升改進城肥處理工藝,實現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目標。目前城肥處理全流程項目,居於全國同行業領先水準,對濟南市區市政雨污分流、小清河截污、改善小清河水質發揮著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助發展

沒有嘈雜的機器轟鳴聲、沒有垃圾的惡臭味,放眼望去,滿目蒼翠。誰能想到,這裡竟是一處垃圾處理廠呢?

中國山東網 張侃攝

新華社 朱崢攝

在長清區馬山鎮濟南環保科技産業園內,一輛輛生活垃圾運輸車有序出入。被卸下的生活垃圾進入山東啟迪濟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處理車間後,經過粗細破碎、固液分離、發酵焚燒等工序後,生活垃圾變成了電能,實現了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這是濟南市開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一個縮影。

齊魯晚報 左慶攝

中國山東網 張侃攝

近年來,濟南市加快推進垃圾處理末端基礎設施建設,現有的5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每日可焚燒生活垃圾9000余噸,年發電量約10.8億度。另外,3座餐廚垃圾和廚余垃圾處理廠每年發電量約550萬度,提煉生物柴油約7500噸,産生天然氣約190萬方,有力促進了濟南市綠色低碳迴圈發展。

市民參與,鏡頭點讚大美泉城

第二屆“城市因你而美麗”攝影·短視頻大賽于3月20日正式啟動,並面向社會大眾徵集優秀攝影作品。

孫明勝攝 (市民投稿)

活動啟動以來,得到了市民群眾和全市城管系統幹部職工的廣泛支援和熱心參與。至截稿日,活動收到了200余幅(件)優秀攝影、視頻作品。廣大攝影愛好者通過鏡頭聚焦市容市貌、環衛保潔、道路養護、垃圾分類、城肥清運、夜景亮化、城管執法等重點工作,記錄和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城管故事,用故事見證濟南城管形象蝶變、見證30年城市巨大變化,展現城市品質提升、城市管理高品質成果。這些作品,有的將鏡頭聚焦在了環衛工人身上,記錄著環衛工人在炎炎烈日下清掃垃圾、在冰天雪地裏除雪鏟冰的身影;有的將鏡頭聚焦在了城管執法隊員身上,展示他們走街入巷服務百姓的每一個溫暖瞬間;有的將鏡頭聚焦在泉城四季的美景之上,無論是護城河畔的依依垂柳,還是夜色裏熠熠生輝的超然樓,亦或是在千佛山頂捕捉的日出美景,無一不是大美泉城的真實再現。

趙偉濤攝(市民投稿)

泉城之治,讓每一條街巷、每一個角落都更美、更有序;泉城之美,讓每一位市民都感受到美好和舒心。濟南市城市管理局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構建“溫暖城管”品牌為統領,以精細化管理城市為主線,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推動城市管理工作更有力度、更有高度、更有溫度。(單機喬、宋振飛)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