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專家提醒: 症狀“花樣多”易誤治,胃食管反流病不可輕視
中國網 2024-07-15 16:20:30

反酸、燒心、上腹痛、胸痛,乃至咳嗽、哮喘、咽炎、齲齒……這些“花樣百齣”的症狀,竟可能源自同一個病因——胃食管反流病。

“小疾病,大健康”,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李辰生與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單可樹看來,持續不懈對胃食管反流病進行科學診療與大力科普,不斷提醒大眾防患于未然、治病治徹底,仍然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症狀可達數十種,

患者看病易“走錯門”

85歲老人邊先生(化名)最近一週飯後總是難受想吐,這天飯後嘔吐並伴有腹痛症狀,送至省立醫院急診,查體發現竟是食管裂孔疝,胃已經疝入胸腔並扭轉了。收入胃腸外科後,經過詳細詢問才得知,老人已有反酸燒心症狀50餘年,常常在夜間嗆咳至醒,老人卻因不願給家裏增加負擔始終未細説病情……經過確診,邊先生罹患食管裂孔疝、胃扭轉、胃食管反流病。

“因為不像腫瘤等病動輒涉及‘生命問題’,胃食管反流病常常被患者輕視、延誤,很多人治療也不徹底,一些病人稍好些就不堅持治療了,告知其需要手術,病人自己説‘以後再做’‘有空再做’,讓醫生也很憂心。”省立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李辰生介紹,胃食管反流病是由於食管下括約肌功能不全,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含胃酸、胃蛋白酶、膽汁等)頻繁反流入食管及食管以外的部位(如咽喉、口腔、肺)而引起的慢性病,典型症狀包括反酸、燒心、胸骨後不適、噯氣等,還可出現咳嗽、哮喘、慢性咽炎等系列臨床綜合徵,“胃食管反流病的相關症狀可達數十種,但因學科交流不充分等原因,該病很容易誤診,患者看病也經常會‘走錯門’。”

李辰生表示,曾經接診過一個病人,因半夜胸痛去某醫院急診,發現冠脈前降支堵塞80%以上,放入2枚心臟支架,可術後胸痛竟沒緩解。轉來後通過胃鏡、24小時食管pH監測等檢查,才確認為胃食管反流病,最後通過抗反流手術徹底治愈。李辰生表示,還有一個患者慢性咳嗽長達30年,甚至咳斷了7根肋骨,長期在各大醫院輾轉就診,因患者從無反酸等消化道症狀,所以醫患雙方都從未想過是胃食管反流導致,致使病人遭受了許多痛苦。

高齡人群易發胃食管反流病,

肥胖、飲食習慣不好等也易誘發

“患胃食管反流的人很多,在消化內科門診也很常見。”省立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單可樹表示,歐美國家的發病率為10%~20%,亞洲國家發病率約為5%,且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目前普遍認為,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40~60歲為發病高峰年齡,國內的統計是60歲以上。”

“以下食管括約肌為主的‘抗反流屏障’會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功能減退,且中老年人群更容易患另一種疾病——食管裂孔疝,該病的患者同樣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發人群。”單可樹表示,然而在臨床中,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出現了胃食管反流病,這和一些不當的飲食習慣及飲食結構密切相關。

“像長期吸煙影響食管黏膜屏障、胃部過於飽脹,也易導致反流,所以建議大家均衡飲食、飯吃七分飽,吃完以後儘量不要立即躺下或坐下。”單可樹還建議,平時要控制體重,以免過於肥胖增加腹部壓力,“像酗酒,常食川菜、燒烤等辛辣食物,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蛋糕、巧克力等甜食,過量飲食都會導致胃反流增加、食管黏膜抵禦能力下降、食管清除作用降低,增加罹患胃食管反流病的風險。”

李辰生與單可樹提醒大家:生活中維持正常體重,不吸煙少飲酒,遵醫囑調整藥物,慎用鈣通道拮抗劑等影響食管下括約肌壓力的藥物或引起胃排空延遲的藥物,保持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是預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妙招”。(來源: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