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水”間 感受文化中國
中國文化報 2024-05-10 10:45:39

“五一”期間,長城、長征、長江等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及景區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吸引大量遊客近距離感受獨具特色的文化韻味。

觀長城美景、賞非遺精彩、看文化大戲……一段時期以來,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重點建設區,不斷推動山、海、關、城等長城文旅資源融合發展,提升文旅市場熱度。“五一”期間,天下第一關廣場熱鬧非凡,每天4場的實景劇《迎賓大典》再現了山海關古時勝景,氣勢恢宏的場面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受古城山海關的文化魅力。據不完全統計,山海關區在“五一”假期共接待遊客47.52萬人次,較2023年同比增長5.73%。

如何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山海關厚重歷史?“山海關作為出關入關的交通要塞,在古代要驗明通關文牒後才能通過。”山海關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專門設置了“重兵把守”,遊客可以辦理“通關文牒”,也寓意闖過人生的各個關口。此外,在山海關説書場,吳橋雜技等非遺展演精彩紛呈;在山海關古城,大型室內史詩演出《長城》採用創新的環繞式多重影像系統,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

“豐富的長城夜遊業態,也成了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山海關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遊客可以在兵部分司前舞臺感受星光音樂匯的浪漫,在老龍頭野奢營地夜觀星辰大海。值得一提的是,以天下第一關城墻為背景打造的《觀·山海》大型長城情境光影秀,融合現代聲、光、電技術,營造出沉浸式遊園體驗,讓遊客流連忘返。

“五一”假期,在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一首首充滿力量的紅色歌曲唱出了遊客心中的喜悅和對祖國的熱愛。位於該村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景區,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長汀段)的核心建設區,被譽為“紅軍長征第一村”。“五一”期間,景區推出了多項特色活動,紅色講解、互動體驗等活動讓遊客在沉浸的氛圍中深入了解紅軍長征的歷史。

紅軍主題互動體驗館、紅軍生活特色體驗營、《松毛嶺之戀》沉浸式演藝廳、紅軍長征出發地VR體驗館……近年來,長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景區建設,在紅色遺址的基礎上,科技感和互動感十足的新業態讓新時代的長征故事越講越精彩。

除了紅色革命遺址,中復村作為千年古村落,在建築風格、民俗習慣、飲食文化等方面有著濃郁的客家文化傳承。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中復村也成為紅色文化與鄉土風情融合的示範,先後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等。

採石磯位於安徽馬鞍山,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詩仙李白在這裡留下了《望天門山》《牛渚磯》等千古詩篇。5月3日,紀念李白拜謁典禮在採石磯舉行,《採石琴歌》吟誦、古琴表演等讓遊客沉浸其中。“登上採石磯,一覽長江盛景,更能明白李白為何鍾情于長江,流連于馬鞍山的秀麗風景。”來自上海的遊客童健感慨地説。“五一”期間,採石風景名勝區共接待遊客15.67萬人次,同比增長18%。

“為加快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馬鞍山段)建設,我們重點打造了李白文化園、千字文蒙學基地、‘跟著李白遊長江’等一批精品文旅項目。”馬鞍山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何俊介紹,當地通過舉辦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長江音樂節等文化節慶活動,全力打造長江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

“五一”假期,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的淩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迎來客流高峰,共接待遊客約7萬人次。探秘淩家灘系列考古研學活動如火如荼,制陶體驗、小小考古學家等活動讓師生們仿佛穿越回5000多年前,見證淩家灘文化的璀璨。據了解,該遺址作為長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經過多年建設,已成為融遺址展示、考古研究、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研學旅行目的地。“博大精深的玉文化讓我見識到長江先民的高超技藝和古老智慧,也讓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來自合肥的中學生萬金鑫説。

(記者集體采寫  統稿:范海剛  參與采寫:李秋雲、范海剛、黃國勇、孔令暉)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