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紅雷:企業儒學對傳統儒學的創造性轉化
聯合日報 2022-09-06 14:12:04

儒家思想作為治國之道,在中國古代社會延續兩千多年,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精神遺産。在當代新儒商實踐的基礎上,企業儒學將古代儒家的治國理念轉化為現代企業的治理智慧,從德以治企、義以生利、信以立世、智以創業、仁以愛人、勇以擔當等方面,探索了傳統儒學在當代企業中的創造性轉化。

德以治企,教化為先

“德治”是儒家治國之道的基本原則。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其大意是:用政令來引導他們,用刑罰來規範他們,民眾只是企求免於犯罪,內心卻沒有羞恥感;用德教來引導他們,用禮法來規範他們,則民眾不但有羞恥感,並且能夠自我改正而真心歸服。當代新儒商踐行儒學“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理念,德以治企,教化為先,從而實現了儒家德治思想在當代企業的創造性轉化。他們致力於塑造新時期的工商業文明,創立獨特的經營和管理機制,把社會、他人、自身利益融為一體,創造了以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為底蘊的嶄新治理模式,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和世界級企業的管理制度融為一體,確立了中西合璧的普適性企業文化。

孔子指出:“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禮記·學記》上説:“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在儒家看來,領導者的職責就是以身作則,教化民眾。治理就是教化,治理者就是教化者,治理的過程就是教化的過程。當代新儒商提出“三為一德”的理念。第一是“為人之君”,就是要有君子般的風度和君王般的責任。企業領導者必須對企業負責,對員工負責,對社會負責,切實承擔起“一家之長”的職責;第二是“為人之親”,就是要像對待親人那樣對待自己的下屬,遇事替他們想一想,為他們排憂解難;第三是“為人之師”,就是為人師表,率先垂范。管理幹部要加強自身的修為與學習,以便對員工進行教化。“為人之君”“為人之親”“為人之師”,這三句話構成了一個“德”字。“德”是一個領導者的基本素質和風範。以德平天下人心,大家就會無怨無悔地跟著你走。

義以生利,利他經營

儒家主張“義以生利”,把治國理政當作精神價值創造物質價值、精神價值制約物質價值的過程。在價值認識上是“見利思義”,在行為準則上是“取之有義”,在實際效果上是“先義後利”,在價值評判上是“義利合一”。當代新儒商踐行儒學“義以生利,利以平民”的理念,義以生利,利他經營,從而實現了儒家義利思想在當代企業的創造性轉化。他們基於儒家的義利觀,以“利他主義”為基礎,形成了自己的經營哲學。在他們看來,考量企業成功的重要準則,不是我們有沒有成功,而是客戶有沒有因為我們而成功?如果我們過早地成功了,客戶就不會成功。當然,如果能夠做到一起是最好,我也成功了、客戶也成功了,但是只有一條路的時候,你要放棄什麼?那就是放棄自己的利益,讓別人先成功。

孔子指出:“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如果天下無道,你通過發不義之財而獲得富貴,這當然是可恥的;但是如果天下有道,你循道而行而獲得富貴,這當然是光榮的。相反,如果天下有道,你不循道而行去創造財富,卻自甘貧賤,這在孔子看來是可恥的。“商人”只是社會的分工,本身並無貶義。從創造財富的動機與手段來看,商人起碼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生意人、企業家、儒商。生意人有“三會”:會計算、會經營、會賺錢;企業家在生意人“三會”的基礎上增加了“三有”:有勇氣、有抱負、有情懷;儒商則在生意人“三會”和企業家“三有”的基礎上增加了“三講”:講仁愛、講誠信、講擔當。儒商與一般商人的區別,不是不追求財富,而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就是商界的“君子”,其職責就是運用儒家商道智慧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信以立世,誠以待人

“誠信”是儒家的道德範疇。所謂“誠”,就是真實無妄、誠實不欺的意思;所謂“信”,就是心口合一、言行一致的意思。“誠信”作為重要道德範疇,成為人們的立身之本、交往之道、治國之要和事業之基。當代新儒商踐行儒學“內誠於心,外信於人”的理念,信以立世,誠以待人,從而實現了儒家誠信思想在當代企業的創造性轉化。他們基於儒家的誠信思想,提出“人品、企品、産品,三品合一”,以員工高品行的人品,形成高品位的企品,生産出高品質的産品。這樣的品牌觀念,追求的是消費者百分百的安心,體現的是企業對消費者的承諾與責任,贏得的是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與讚譽,是一種更為高超的品牌行銷學。

當代新儒商把儒家的“誠信”思想融入企業治理實踐。在“內誠於心”方面,提出“五個一”的具體措施,即立一個志、讀一本經、改一個過、行一次孝、日行一善,從確定志向、閱讀經典、改正過錯、孝順行為到每天做好事,全方位涵養員工的誠實品格。在“外信於人”方面,品牌的涵義,就是定位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感覺;品牌的口碑,就是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與讚譽;品牌的追求,就在於消費者百分百的安心。為了讓消費者安心,就要真心幫助顧客解決問題,誠心站在顧客角度思考,貼心為顧客提供服務,全心關懷顧客幸福,以專業知識説服消費者,以至誠服務感動消費者,以儒家文化感染消費者,從而以自己的真誠贏得顧客。

智以創新,與時俱進

“智”是儒家“三達德”——智、仁、勇之首,孔子説:“智者不惑”,意思是説有智慧的人不會疑惑。儒家之“智”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時中”。與很多人心目中儒家的“保守”形象不同,真正的儒家其實是主張與時俱進、趨時而動。當代新儒商踐行儒學“智者不惑”的理念,智以創新,與時俱進,從而實現了儒家明智思想在當代企業的創造性轉化。他們致力於成為“時代的企業”,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變化。在他們看來,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企業。為什麼這麼説?企業都想長盛不衰,但實際上我們很難看到這樣的企業。一般來講,很多企業都是曇花一現。如果這個企業成功了,那麼,它所謂的成功,只不過是踏上了時代的節拍。所以説,企業應該是時代的企業,也就是説跟上了時代前進的步伐就是成功的企業。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智慧。孔子説:“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儒家經典《中庸》則把“中庸”與“時變”結合起來,提出“時中”的概念,既揭示了“中庸”原則的時變性,又展現出“時變”思想的適中性。受此啟發,當代新儒商提出“創造市場”的觀念。所謂“創造市場”,就是不局限于在現有市場中爭份額,而是以自己的優勢另外創造新的市場,即不去爭現有蛋糕的大小,而是重新做一塊蛋糕去享受。這也符合《周易》中的“三易”原則:“變易”,市場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是動態的,不是靜止的;“不易”:萬變之中有不變的規律,這就是消費者對産品品質的高標準是永遠不變的;“簡易”:把市場中紛繁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來解決。一個企業永恒的追求,就是要真正變成一個時代的企業。

仁以愛人,厚德載物

“仁愛”是儒家“三達德”——智、仁、勇的核心,孔子説:“仁者不憂”,意思是説:有仁愛心的人不會憂愁。正如《周易》所説:“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就為企業、社會、自然等不同層面“生命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當代儒商踐行儒學“仁者不憂”的理念,仁以愛人,厚德載物,從而實現了儒家仁愛思想在當代企業的創造性轉化。

“親親”與企業生命共同體的構建。儒家十分重視家庭,在他們看來:家庭組織是所有社會組織的基礎,家庭關係是所有社會關係的前提,家庭制度是所有文明制度的起點。受此影響,當代新儒商把企業當作“家”,把員工當作“家人”,自己則當好一位盡職盡責的“大家長”,率領“家人”一起建設“幸福企業大家庭”。這樣的“家”,其成員並沒有血緣關係,卻獲得了血緣家庭所具有的親密感,實際上是一種“擬家庭化組織”,為企業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可行的途徑。

“仁民”與社會生命共同體的構建。儒家“仁民”思想的本意是像關愛自己的親人一樣關愛社會大眾。在儒家看來,孝悌可以説是仁愛行為的起點,但絕對不是終點;仁愛的對象不應該僅僅是自己的家人,而且是更為廣泛的社會大眾。受此影響,當代新儒商積極投入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無論是平時的扶老愛幼、扶弱解困、扶貧攻堅、慈善捐助,還是特殊時期的抗洪、抗震、抗災、抗疫的鬥爭中,他們都義不容辭、率先垂范,慷慨解囊,無私奉獻。當代新儒商還認識到:“最究竟的慈善,莫過於拯救人們的心靈”。為此,他們建立國學公益教育機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通過社會大眾的共學,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實現了文化自覺,增強了文化自信,從而更好地提升了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效率。這就為社會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愛物”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儒家的“愛物”思想,一方面主張在天地萬物中人類最為尊貴,另一方面看到了人類與萬物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內在關係。受此影響,當代新儒商提出“天地人和的股權改革”。其中屬於“天”的股份收入所建立的公益基金,除了社會公益、員工福利之外,主要用來發展有機農業,讓全體員工免費吃上放心的有機糧食和有機蔬菜,保障了員工的身體健康,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産率,既保護了自然環境,又促進了企業的發展,為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構建提交了企業答卷。

勇以擔當,自強不息

“勇”是儒家“三達德”之一。孔子説:“勇者不懼”,意思是説:勇敢的人不會産生害怕的心理。儒家不僅是儒雅的謙謙君子,也是堅強的剛毅勇士。當代新儒商踐行儒學“勇者不懼”的理念,勇以擔當,自強不息,從而實現了儒家尚勇思想在當代企業的創造性轉化。他們特別強調奮鬥精神。首先,企業要有奮鬥意志:“敢於勝利、善於勝利”;“除了勝利,我們別無選擇”。其次,企業領導者要身先士卒:“我若怕死,何來讓你們艱苦奮鬥?”再次,企業幹部要帶頭奮鬥:“沒有奮鬥意志的人,不能帶兵。”最後,企業要以奮鬥者為本,人力資源機制和評價體系要識別奮鬥者,價值分配要激勵奮鬥者,導向員工的持續奮鬥,“決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帶來的激烈競爭前所未有,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問題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世界怎麼辦?中國怎麼辦?中國企業怎麼辦?當代新儒商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全體中國人民的奮鬥。企業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是中華民族復興大廈的“頂梁柱”。我們一定要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剛健頑強、積極進取,百折不撓、永不鬆懈,為實現人生目標和理想而努力奮鬥。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我們要勇於在艱苦奮鬥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攻堅克難、乘風破浪,到達勝利的彼岸。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