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醫名家|徐榮謙:學中醫先學什麼?
光明網 2021-11-11 09:50:08

本期專家:徐榮謙,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50年出生於吉林省一個中醫世家。幼承庭訓,聆聽教誨,誦讀《藥性四百味》、《湯頭歌訣》、《李頻湖脈學》等中醫入門書籍,耳濡目染,開始了中醫的啟蒙。1966年至1968年隨父徐紹恩學習中醫,系統系統學習了《經絡》、《中醫學概論》、《醫宗金鑒》等著作,繼承了父親“醫宗金鑒”正統中醫學派的衣缽,為後來從事中醫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1974年9月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學習。1978年3月年畢業後,一直工作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兒科。1990年根據兩部一局文件精神,被選拔為全國首批500位名老中醫劉弼臣教授的學術繼承人,成為“臣字門學派”的第六代傳人,師授醫名“徐濟臣”。2006年被北京中醫藥大學“名醫工程”選拔。為10名“名醫提升對象”之一,先後拜全國著名中醫兒科名醫,全國首批500位名老中醫,四川名醫王靜安主任醫師;國醫大師,全國著名中醫兒科名醫,全國首批500位名老中醫,長春中醫藥大學王烈教授;全國著名中醫兒科名醫,原山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原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會長張奇文教授為師學習。

在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廣納精華,拓展思路的基礎上,勤求古訓,探源求端,意會參悟,由博返約。從醫60余載,懸壺50載,專業中醫兒科44年。創立“元陽論、“三陽學説”、“兒童體質學説”、“濕毒論”、“調志論”以及神、魂、意、魄、志臨證辨治思路。形成了以“少陽學説”為理論基礎,以五臟證治為根本,突出神、魂、意、魄、志論治與從膽論治相結合;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與傷寒六經辨證論治相結合的臨床醫療特色。;內外兼治相結合的臨床醫療特色”。創立中醫兒科“少陽學派。

“兒童體質學之父”

“小兒王”

這些弟子總結和網上熱議的“抬頭”

我認為都是虛的

中醫人要沉下心來

踏踏實實做好中醫事

對話中醫名家|徐榮謙:學中醫先學什麼?

我出生於吉林省蛟河市的一個中醫世家

我出生後,父親徐紹恩希望我能夠繼承他的事業學習中醫

8歲開始,在父親指導下背誦《藥性》

後來我也問了幾位老師

劉弼臣老師説,最開始學習中醫的三本書是

《藥性》、《湯頭》、《脈學》

對話中醫名家|徐榮謙:學中醫先學什麼?

我父親認為,這三本書是學習中醫的立根著作

作為中醫,不懂藥不行,不懂方不行,不會看脈,那叫什麼中醫

三本書奠定了我進入中醫殿堂的基礎

1966年到1968年,我隨父學習三年

學習《中醫學概論》、《經絡》、《寒雜病論》、《內經》、《數問》、《靈樞經》

對話中醫名家|徐榮謙:學中醫先學什麼?


現在院校教育的學生

學習藥性、藥理,但是學生記不住,到臨床不會用藥

學了方劑,到臨床不會開方

學了脈學,到臨床不會看脈

這是當前院校教育的弊端

所以我接受我的徒弟的時候

要求凡是沒有背過三本書的,要從頭開始要背

這是一生受用的

對話中醫名家|徐榮謙:學中醫先學什麼?


要達到什麼程度

達到一看病人的脈

知道他的症

馬上反映出來能用什麼方

在這方子中加減化裁

對話中醫名家|徐榮謙:學中醫先學什麼?


現在研究生的論文都很厚

但是古代醫家的著作不會很厚

比如兒科鼻祖錢乙《小兒藥證直決》

就成了傳承千年不朽的著作

對話中醫名家|徐榮謙:學中醫先學什麼?


作為年輕的中醫大夫

我希望他們踏踏實實的抓好基本功

把脈真正看好,用心去品、去體會

切忌浮躁

踏踏實實做好中醫事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