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青年人傳承傳統文化 創新不能丟本
中國新聞網 2021-10-19 13:29:04


慶陽香包刺繡、瑞安木活字印刷術、白族扎染……10月15—17日,以“新生活·新傳承”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大展在安徽黃山舉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共計200余項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400余位傳承人創作的1500余件(套)精品參展。


10月15日至17日,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大展在安徽黃山舉辦。 劉鴻鶴 攝

“80後”的劉潔是來自湖北的武漢面塑代表性傳承人,自幼就對工藝美術非常感興趣。19歲那年北漂,在北京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面塑,從此沉迷其中。此後,他開始拜師學藝,在面塑的路上不斷鑽研。


侯曼(左一)在表演前向前輩虛心請教。 劉鴻鶴 攝

“武漢面塑是我們湖北省的非遺項目,到現在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我今天帶來我製作的面塑西楚霸王、昭君出塞、關羽、張飛等。”劉潔説,“我創作的內容和題材,主要都是以我們荊楚文化的一些歷史典故、歷史名人,還有一些民間故事為主。”

劉潔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藝術形式也是五彩紛呈。在黃山舉行的中國非遺展,不僅是各項非遺的展示和宣傳,更是各地傳統文化的交流,此次來參加非遺展的目的就是推廣武漢面塑技藝,增加人們對面塑傳統文化的認識與了解。


劉潔(左一)正在為觀展的小市民展示面塑製作技藝。 劉鴻鶴 攝

“年輕人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過程當中,首先我們做到要把你傳承的這門技藝,一定要原汁原味地去了解,然後才能去傳承。”劉潔説,“這個社會在發展,創新和發展是必經之路,但我們不能把根本丟了,不能偏離方向,起碼你的東西做出來以後,能夠得到更多的認可和關注,這樣你傳承這門技藝才會走得更遠。”

安徽碭山素有“世界梨都”之美譽,同時也是“中國嗩吶之鄉”,“80後”的侯曼從十歲起就跟父親學習嗩吶演奏,家裏的爺爺、叔伯、兄弟姐妹都從事與嗩吶相關的工作。此次在傳統戲劇及民歌展演中帶來了碭山群眾慶祝豐收、表達喜悅之情的《金色梨鄉》。


劉潔製作的面塑作品《昭君出塞》。 劉鴻鶴 攝

“嗩吶在我們碭山有500多年的歷史了。作為年輕人我們要把老一輩兒的這個嗩吶表演傳承下去,這也是我們年輕人的責任和義務。”侯曼説。

據了解,本屆非遺大展活動由革命老區非遺展、長三角地區非遺展、安徽省博物館聯盟文創産品展、中國八大菜係展、全國旅遊商品大賽安徽獲獎精品展等五大展區和安徽省傳統戲劇及民歌展演組成。以“動態”展演的方式,與現場傳統技藝“靜態”展陳相結合,營造熱烈、祥和的氛圍。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