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岩寺
中國網 2021-05-12 08:34:31

靈岩寺旅遊區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距104國道8公里,北依濟南,南靠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佛教聖地,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馳名於世,素有“遊泰山不遊靈岩,不成遊也”之説。

景點介紹

辟支塔

始建於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於嘉祐二年(1057年),歷時63年完工。“辟支”出於佛教,音譯為“辟支迦佛陀”,略稱“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辟支塔為一座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塔高55.7米,塔基為石築八角,上有浮雕,鐫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門等故事。塔身為青磚砌就,各層皆施腰檐,下三層為雙檐,二至四層檐下置平座。塔檐與塔徑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得體。塔內一至四層設塔心柱,內辟券洞,砌有臺階,可拾級而上,自第五層以上砌為實體,登塔須沿塔壁外腰檐左轉90度進入上層門洞。塔身上置鐵質塔剎,由覆缽露盤、相輪、寶蓋、圓光、仰月、寶珠組成,自寶蓋下垂八根鐵鏈,由第九層塔檐角上的八尊鐵質金剛承接,在塔內延續到地下,起避雷作用。辟支塔氣勢雄偉、造型美觀、結構複雜、比例適當,呈典型的宋代風格,為靈岩寺標誌性建築。宋代文學家曾鞏有詩讚曰“法定禪房臨峭谷,辟支靈塔冠層巒”。

千佛殿

因殿內供置眾多佛像得名。此殿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一649年),宋嘉祐和明嘉靖、萬曆年間重修,現存木結構為明代建築。

千佛殿依山建於高大的臺基之上,其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檐廡殿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檐下置疏朗宏大的鬥拱,木棱彩繪華麗,檐角長伸高聳,有展翅欲飛之勢。前檐下立有八根石柱,柱礎皆雕刻有龍、鳳、花、葉、水波及蓮瓣、寶裝荷花等紋樣,雕工精美,凸顯唐宋之風。

殿內正中塑有通體貼金的“三身佛”。中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體現于自身,名為毗盧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宋治平二年(1065年)從錢塘運至靈岩。東側為“報身”,名盧舍那佛,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用2500公斤銅鑄成。西為“應身”,名釋迦牟尼佛,也為銅質,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鑄造。佛像頭頂有螺形肉髻,體態雍容,眉骨高凸,目光凝重。三尊佛像皆結跏跌坐,儀容端莊,衣紋流暢,服飾簡潔,極具藝術感染力。

千佛殿最受廣大遊客和專家們稱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羅漢像,其中有三十二尊塑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八尊補塑于明萬曆年間(1573一1620年)。這些塑像皆坐于80公分高的磚砌束腰座上,羅漢像頂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公分之間。古代藝術家們在塑造這些羅漢像時,打破傳統的佛教造像模式,側重於寫實,具有濃郁的世俗氣息和現實生活情趣,以形寫神,以神表情,以情現心,重在體現每尊羅漢的個性與特點,重在刻畫出羅漢的內心世界,使之真實、生動,更接近於生活。觀其形態,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講手指、或側耳細聽,無不準確生動。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慍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據理力爭,有的閉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縱目遠眺,無不細緻入微。看其氣質,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傖潦倒,有的雍容華貴,無不形象傳神,可謂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動。此外,人體與衣飾的關係處理也非常得當,線條的曲直、虛實與起伏,動作瞬間的衣褶變化,織物的質感,都表現的準確而生動,節奏感極強。一位醫學界人士説,透過羅漢的袈裟,能看出古人對人體解剖學的準確把握。另外,1982年維修時還發現,這些彩塑羅漢還像人體一樣有腹腔,腹腔內有用絲綢做的五臟六腑,此外還有五銖錢、開元通寶和宋代前三朝的銅幣及宋代銅鏡、墨書題記等文物。

1912年,清末學者梁啟超來此遊覽,讚譽千佛殿泥塑羅漢像為“海內第一名塑”,並親筆寫下了碑碣。1987年,賀敬之來靈岩參觀千佛殿後寫下了“傳神何妨真畫神,神來之筆為寫人。靈岩四十羅漢像,個個喚起可談心”的詩句。藝術大師劉海粟來靈岩觀後,揮筆寫下“靈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讚語。

墓塔林

靈岩寺歷代高僧的墓地。塔林中現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歷代石質墓塔167座,墓誌銘、石碑81通。墓塔一般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塔座呈方形、圓形、八角形,有浮雕裝鈽。塔身較高大,上刻僧人法名年號。塔剎則有相輪、覆盆、仰月、寶珠、花卉、龍圖等圖案造型。墓塔旁通常有墓碑,記載著高僧的經歷,它見證了靈岩寺的歷史沿革,是研究佛教發展史的珍貴史料。

墓塔林中部為一南北甬道,其北端建有磚石結構、單層重檐式北魏祖師塔(法定墓塔),甬道兩側列峙全石結構群塔,依塔身形制分為方碑形塔、鐘形塔、鼓形塔、穿堵婆塔(喇嘛塔)、經幢式塔、亭閣式塔六種。

墓塔林,是一座積澱豐厚的古代石刻藝術博物館。墓塔,造型各異,結構細膩,佈局合理;雕刻,內容豐富,技法多樣,精美絕倫。如塔座束腰,雕有各種藝術形象,有承重的力士,在重壓下咀巴大張,面部扭曲,四肢與腰背曲彎,全身肌肉突起,給人以力的誇張和負重的艱辛;有的雕騎士身跨雄獅,手執曲棍擊打馬球的場景;有的雕嬉戲玩耍的幼獅,憨態可鞠;還有的雕衣帶飄逸、長綢舞動的娛樂場景等,一幅幅浮雕,無一不顯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藝。

名泉

卓錫泉、白鶴泉、雙鶴泉

位於千佛殿東側崖壁下,三泉相臨,俗稱“五步三泉”。泉水從石澗中冒出,泉水甘冽,終年不竭,注入一石池中,宛如明鏡,“鏡池春曉”即出於此。卓錫泉,亦名錫杖泉,世傳為法定禪師用錫枚敲擊山石,水隨錫杖飛涌而出得名。白鶴泉,亦名雙鶴泉,舊傳法定禪師尋水時,經山中樵夫指點,于雙鶴嗚處見泉,故名。卓錫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甘露泉

位於寺院東北裏許,有“靈岩第一泉”之稱。于懸崖壁立、雜木叢生處見一石竇,泉水以露珠般泄出,叮咚作響,清冽甘美,故名“甘露泉”。僧人常於此汲水煮茶為炊,入夜,也常於此説法論經,“清涼境界”為靈岩八景之一。

袈裟泉

位於轉輪藏遺址東側崖壁下,名列金《名泉碑》。因泉旁立一形似袈裟的鑄鐵塊而得名。泉源旺盛,泉水四季不斷,為寺院主要飲用水。該處危崖峭立,袈裟伴泉,池魚戲遊,曲廊環繞,別有情趣。袈裟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檀抱泉

位於寺院西南數裏處,因泉旁長有千年青檀樹而得名。它南依大山,北臨村落,檀因泉潤,泉因檀名,泉水旺涌,終年不息,為靈岩村民生産、生活主要水源地。檀抱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飛泉

位於靈岩寺崇興橋南裏許,因泉水從崖壁縫隙中泄出,故名。又因泉水沿壁滑下,石潤水滴,又稱此處崖壁為“滴水崖”。因每遇霞光照來,顆顆水珠流光溢彩,乾隆帝取其名為“雨花岩”,並寫有“未見飛空天女散,落來岩際盡天花”的詩句。由於景色壯美,古時列為靈岩八景之一。

靈岩寺景區石中含竅,地下藏機,泉水飛瀑不勝枚舉。除卓錫泉、袈裟泉、檀抱泉被列入濟南七十二名泉外,雙鶴泉、白鶴泉、甘露泉、飲虎泉、上方泉、飛泉、黃龍泉、朗公泉亦被載入濟南名泉之列。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