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3日是第33個國際殘疾人日,主題為“增強殘疾人領導力,共創包容且可持續的未來”。我國有8500多萬殘疾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9億,加上有無障礙需求的孕婦、兒童、傷病人員等人群,社會對無障礙環境的需求廣泛而迫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無障礙環境建設關乎特定群體的權益保障,是增進廣大殘疾人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無障礙環境建設既包括物質環境、資訊和交流的無障礙,致力於實現物理空間上的通行無阻,也應注重軟體提升、服務享受等方面的“有愛無礙”。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數字技術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方式。賦能無障礙環境建設,消弭資訊“鴻溝”,提升殘障人士的生活品質,推動社會服務創新,數字技術大有可為。
數字技術為無障礙環境建設增添智慧動力。整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適應不同應用場景的智慧輔助設備,在扶殘助殘上潛力巨大。從智慧輪椅到語音助手,從環境導航輔助到遠端支援服務,數字技術為許多殘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輔助手段,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享受生活。
在廣西南寧,位於園湖南路的智慧盲道斑馬線兩端裝有射頻識別設備,當佩戴有晶片手環的視障人士過街時,設備可以精準識別,激活智慧指引系統,為他們出行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在廣東深圳福田區,無障礙環境與智慧城區建設有機融合,中心區30多個紅綠燈路口全部設置了過街盲道鐘,1000多根智慧燈桿裝上了“智慧之眼”——用視頻AI技術精準識別弱勢群體步態,同步延長信號燈時長,確保殘障人士有足夠的過街時間。
設施更加智慧化,關愛更加人性化。借助技術的力量、插上數字的翅膀,無障礙設施以一種更加“潤物無聲”的方式為殘障人士出行、就醫、購物等保駕護航。
觀眾參觀國家無障礙環境展示館。中國日報記者王壯飛攝
數字技術賦能,提升的不只是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精度”,還有“溫度”。先進技術應用於扶殘助殘,不是簡單的技術堆砌或“嫁接”,而必須堅持以殘障人士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提升生活品質、充盈精神世界、實現全面發展。
發揮數字技術個性化、定制化等優勢,幫助有障礙的用戶更好地使用數字設備和服務,讓殘障人士切實感受到科技進步的力量,享受到“科技改變生活”的發展紅利,才能進一步激發數字技術與無障礙環境建設疊加的“乘數效應”。
比如,近年來vivo啟動“聲聲有息”公益項目,通過自研AI多模態大模型的技術迭代升級,陸續上線“vivo聽説”“vivo看見”等資訊無障礙功能,提升了殘障人群的交互體驗,為許多聽力障礙者的視頻交流增添了歡聲笑語。
又如,有平臺將自研的AI大模型技術用於無障礙影片全鏈路製作,包括輔助腳本撰寫、解説配音等,大幅提升了無障礙電影的生産、製作效率。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數字技術賦能無障礙環境建設,科學技術搭建起殘障人士融入社會、追求美好生活的橋梁,是“技術向善”的一個生動體現。用好技術手段,凝聚社會合力,下足“繡花功夫”,不斷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智慧化水準、精細化程度,定能讓廣大群眾更好共用“有愛無礙”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