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聞資訊

追風少年的“風鈴”:小動漫大勵志

發佈時間: 2024-09-22 18:25:0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江波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朱芳雨、易建聯給他點讚,NBA球星利拉德、塔克轉發他的視頻,庫裏在微網志發出尋人帖,錄製視頻鼓勵他繼續追求籃球夢想;塔克送給他簽名球鞋,籃網隊給他寄來歐文的球衣,邀請他到紐約去看球;CBA邀請他出席復賽儀式,為廣東男籃比賽開球……今年5月28日,成長勵志電影《我,就是風!》正式公映。這部改編自真實成長故事,由廣東雲浮獨臂少年張家城本色主演的電影,完整展現了他成名以來的人生經歷和運動生涯,為影片注入更多真實能量。多數人觀看影片後都滿懷感想,被他的不凡經歷所感動,感慨不已。筆者以為,點綴影片其中,特色創意來源於粵西山區的動漫“竹風鈴”,可算是片中的一大特色看點。

作為一部拍攝于本土雲浮的青春勵志影片,在劇情轉折之處點綴、穿插以“竹風鈴”為精靈的動漫特效,其觀影效果、教化功能得以提升了一大截。在張家城出生、成長的家鄉,竹林、竹子、竹風鈴……構實成了可拍攝的景觀,也虛化成了能勵志的精靈。在懵懂少年追夢之初,遭受挫折、放棄夢想的關鍵節點,竹風鈴徐徐從天而降、由遠及近,來到主人公的書桌、房間,通過暖心的言語、俏皮的動作,化身勵志的精靈,不但慰藉了失意少年的心靈和創傷,而且增添了奮進少年的勇氣和決心。

動漫動畫,從來就不是兒童的專屬。從普通意義上來講,電影中的動漫作品,可以提供娛樂與放鬆、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傳遞積極價值觀、增加文化理解與交流、拓寬知識領域與學習、提供角色榜樣與人生啟示、聚集共同愛好者社群,以及創造經濟效益與促進産業發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形成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就是風!》呈現張家城經歷斷臂、結緣籃球、戰勝困難、追逐夢想的全過程。4年前,當時突然走紅,那時候的他,渴望著有一天能夠走上職業賽場。動漫作品以及電影作品浸潤著所謂接受心理學,在實際探索中,這種接受心理同樣也是成長心理,是社會導向心理。到如今,在談到自己的未來,由童年成長為少年的張家城心裏有著自己的規劃。“還有一年就要高考了,目前短時間內的生活肯定是以學習和體考為主,想考上一個好的大學。”籃球在他生活裏所佔的比重,似乎在逐漸減少,但只有張家城自己知道,埋藏在心底的熱愛並沒有消失。“熱愛籃球不一定要打職業,對很多人來説,職業這個詞很遙遠,但並不阻礙我們熱愛它。”“學習是我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我要把它做好。上了大學之後,才能夠更好地去追逐我的籃球夢想。”未來,他希望自己可以當一個體育老師或者籃球教練,同時經營好自己的自媒體賬號,把自己這份對籃球的熱愛傳遞給更多人。

動漫電影主要針對觀眾的確是少年兒童,票房創高記錄固然是要的,但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成長更為重要。《我,就是風!》還展現了廣東古人類起點的磨刀山遺址、國家級非遺項目“禾樓舞”、南江傳統文化特色古村落、民間傳統體育活動“搶花炮”等,讓觀眾在感受熱血激情的同時,領略嶺南文化的豐富多彩。所有無論是真人電影可以表達到的情景,還是無法表達到的意境,在動漫這種特殊的題材框架下,或可不設限,達到出乎意料的觀影效果。

(供稿: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