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家鄉人民對殘疾人體育的關注,回家的感覺真好。”11日,在一片鮮花與掌聲中,來自雲南曲靖的鄒連康戴著自己的金牌,與其他10位參加巴黎殘奧會的雲南省運動員一起踏上了家鄉的土地。
鄒連康接受採訪。周燦攝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一次這位殘奧會的“三朝元老”,他是在遭遇嚴重傷病後,股骨上帶著三根大螺釘走上賽場,以非凡的意志力,把“鋼”煉成了“金”。
“一度懷疑我是不是要就此退役了”
去年剛剛結束杭州亞殘運會的比賽,鄒連康就遭受了股骨頸骨折的打擊。“剛受傷那段時間我都一度懷疑我是不是要就此退役了”鄒連康説,醫生曾經告訴他,這次傷病有高達70%的概率出現股骨頭壞死的風險。
雲南大學附屬醫院骨與創傷外科主任陳仲是此次負責鄒連康治療的團隊組長,他告訴記者,鄒連康這次傷勢非常嚴重,普通人預後可能需要6——9個月才能開始負重復健。
鄒連康的X光片。受訪者供圖
考慮到鄒連康作為運動員的特殊性,陳仲團隊放棄了一般會選擇的切開復位的手術方式,而選擇了更加高難度的經皮復位手術。“如果是按傳統的方式手術,它需要更長的時間讓傷口癒合才有可能恢復訓練,我們通過多方面研判並考慮到他本人不想放棄巴黎殘奧會這個強烈的意願,最後選擇了一個9—10分難度的手術。”陳仲説。
去年11月,憑藉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陳仲團隊完美的復位了骨頭,並對該部位進行了很好的固定,“可以説非常成功,為後續能恢復訓練奠定了基礎”。
“國家需要,我剛好在這個位置,我就一定要去”
術後,通過與醫療團隊的緊密合作,鄒連康開始了漫長的康復之旅。
“剛開始翻身都不能翻的時候、第一步踩下去用力會疼的時候、第一次要入水出發的那一下,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裏”時隔很久,鄒連康在採訪時依然偶爾會有些哽咽,他説每一步其實都是對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挑戰。
鄒連康開始恢復訓練。受訪者供圖
最終,他克服了所有的難關,成功站了起來,並且在恢復訓練僅僅四個月後,站上了巴黎殘奧會的賽場。
問及支撐他的信念是什麼,他告訴記者,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對運動員來説很寶貴,巴黎又是對於他來説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地方,“在剛入隊那會兒曾看到一幅埃菲爾鐵塔的海報,當時我覺得這個好漂亮,我就想以後有成績了,我一定要去看看埃菲爾鐵塔”。
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鄒連康知道在游泳項目中,中國殘疾運動員在他這個級別很少,“我覺得我必須去把這個空白補上,國家需要,我剛好在這個位置,我就一定要去”。
“要相信自己,要去嘗試去做”
雲南省殘疾人體育指導中心宣藝科科長胡建平説:“鄒連康在去年遭遇嚴重傷病的情況下,能夠重返訓練場,並且憑藉強大的意志品質完成了艱難的賽前備戰,為年輕運動員樹立了榜樣。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雲南殘疾人運動員不怕流血、流汗的堅強作風。”
在巴黎殘奧會上,鄒連康不負眾望,不僅參賽,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在巴黎殘奧會游泳男女混合4x50米混合泳接力20分項目中,鄒連康與隊友們以2分24秒83的成績奪冠,另外在個人單項比賽中獲得了第五名的成績。
鄒連康戴著金牌和國旗合影。受訪者供圖
陳仲在採訪中也表示,鄒連康的成績遠超他的預期,這不僅得益於先進的醫療技術,更重要的是患者本人堅定的信念,“他不是從零開始,是從負數開始恢復訓練的,這種毅力非常值得我們敬佩!”。
他和隊友們一同努力拼搏而來的那枚金牌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本屆賽事收穫的第70枚金牌,同時也是自1984年在斯托克·曼德維爾和紐約殘奧會摘得首金以來,取得的第600枚夏季殘奧會金牌。鄒連康説,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真的好開心,也覺得是對之前前輩們的一種致敬吧!
隨著鄒連康再次站上領獎臺,他的故事將繼續激勵著無數人勇往直前,向著心中的目標邁進。“一定要相信自己,”鄒連康想鼓勵那些像他多年前一樣在青少年訓練營裏努力的孩子們,“即使受傷了,或者説身體有一些缺陷,其實沒那麼重要,要去嘗試去做,付出了就會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