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有聲、鳥鳴清脆、溪水潺潺,大自然豐富動聽的聲音,讓人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然而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世界大多寂靜無聲,或是只能感知到點點滴滴的聲音,因此又被稱作“聽風的孩子”。
2024年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科技助聽,共用美好生活”是今年活動的主題,隨著科技重新點亮聽障兒童的聲音世界,人工耳蝸、基因治療等技術讓“關愛聽力”更可及、更便利,越來越多“聽風的孩子”因此重新回到有聲世界。
2月27日早上5點,一家四口從徐州睢寧坐上網約車,趕赴南京。5歲的小宇和6歲的小欣在父母懷裏沉沉睡去,抵達江蘇省人民醫院的時候已經是上午9點。
一個月之前,弟弟小宇和姐姐小欣在這裡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一見到護士長林睿,弟弟小宇便親昵地撲了上去。
“姐弟倆是龍年以來,醫院首例人工耳蝸開機的患兒。”林睿説,2023年10月,患有先天性耳聾的小宇和小欣在江蘇省殘聯的幫助下,來到醫院進行人工耳蝸術前準備,從身體檢查到正式手術,數月的相處時間裏,姐弟倆總是喜歡咿咿呀呀跟在林睿身後,“今天,我和同事們也一起來見證孩子們的重要時刻——人工耳蝸開機。”
嘴裏含著棒棒糖,小宇坐在了調試儀前,右耳戴上了人工耳蝸體外機,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隨著工作人員按下開機鍵,言語處理器與植入體有了連接,小宇第一次聽見了世界的聲音。
媽媽在小宇身後拍手,他立即轉頭看過去;科室醫生在門口敲擊鼓面,小宇也循聲張望……面對各種聲音,小宇都能做出反應,明亮的眼眸對著眼前的有聲世界好奇地打量,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氣。
與小宇一樣,姐姐小欣也完成了人工耳蝸的開機調試,別在衣服上的人工耳蝸體外機還“穿”上了毛線編織外衣。令人欣喜的是,開機後的小欣竟能清晰地説出“謝謝”兩個字。
“比起弟弟,姐姐的左耳原本還能聽到一些微弱的聲音,能咿咿呀呀説點詞兒,但發音不標準。”小宇媽媽説,姐姐雖然在幼兒園讀了兩年,但是因為先天性耳聾的原因,她更喜歡一個人呆著做手工,“現在,姐姐的術後恢復情況很好,希望她通過訓練後能夠與同齡人一起玩耍、學習。
回到徐州後,這對年輕的夫妻將帶著兩個孩子前往邳州市的一所康複學校進行康復訓練。
“關鍵是早發現、早介入。”小宇和小欣的主刀醫師是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陳智斌告訴記者,“人工耳蝸是一種可以代替受損內耳功能的電子裝置,通過外部收音器接收聲音信號,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傳遞給內部植入體。內部植入體再將電信號轉換為神經衝動,並直接刺激聽神經傳遞給大腦。通過這種方式,兩個孩子術後的聽力水準能夠恢復到接近正常人的水準。”
“但手術仍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陳智斌説,聽障兒童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之後,後續還需要在康複學校進行訓練,來自家庭、社會的持續關注是聽障兒童獲得新聲的重要力量。
據統計,我國目前聽力語言殘疾人數約有2780萬,每1000個新生兒中,有1到3個患有先天性耳聾。
而在江蘇,與小宇、小欣一樣獲得“新聲”的聽障兒童還有很多。“2023年,全省0-14歲聽障兒童獲得聽力康復救助達1925人,全省耳蝸手術定點醫院增加到了7家。”江蘇省兒童康復研究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江蘇省殘聯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人工耳蝸項目是殘聯繫統每人平均救助額度最高、康復效果最明顯的救助項目,絕大多數受助兒童通過系統訓練能重建聽力,融入正常社會生活。自2012年起,江蘇全面擴大對重度、極重度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救助範圍,更多聽障兒童得以聽見了世界的聲音。
新華報業·新江蘇記者 浦瓊月 洪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