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頭條

2023年:殘疾人事業的溫暖時刻

發佈時間: 2024-01-12 08:45:08 | 來源: 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 | 作者:  | 責任編輯: 吳一凡
分享到:0

編者按: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是實施《“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這一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會祝賀。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殘疾人事業發展描繪了新藍圖。

這一年,康複國際百年慶典、杭州亞殘運會、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暨第四屆殘疾人展能節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有力宣傳了黨和國家對殘疾人的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生動展示了殘疾人事業發展成就,為新征程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這一年,《“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加快實施,殘疾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得到有力提升,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頒布並施行,殘疾人事業法律法規建設取得新突破。這部專門性法律為進一步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促進全體社會人員共用社會發展成果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這一年,殘疾人領域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拓展,為服務國家外交大局作出積極貢獻。中美殘疾人事務協調會成功舉行,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殘疾人工作領域務實合作。

歲末年初之際,中國殘聯新媒體平臺與您一起跟隨時光的足跡,回顧2023年殘疾人事業那些溫暖時刻。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描繪新時代新征程殘疾人事業發展新藍圖

image.png

2023年9月18日上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會祝賀,丁薛祥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致詞。致詞充分肯定了新時代十年我國殘疾人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對新征程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作出部署,提出“一個必須堅持”和“三個必須牢牢把握”的要求,明確了殘疾人事業的鮮明主題、指導思想、價值導向、歷史使命和目標任務。八代會前,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殘聯上下聯動、穩妥有序、如期圓滿完成了換屆任務。

成功舉辦康複國際百年慶典,習近平主席向慶典致賀信

image.png

2023年5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康複國際百年慶典致賀信,並在全國助殘日之際,向全國廣大殘疾人及其親屬,向廣大殘疾人工作者致以親切問候,向關心支援中國殘疾人事業的國際組織和各方人士表示衷心感謝。諶貽琴國務委員出席慶典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致詞。慶典期間同期舉辦了康複國際傑出成就獎和百年貢獻獎頒獎典禮、康複國際百年戰略研討會、主論壇及8個分論壇、“一帶一路”殘疾人事務主題論壇、2023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等系列活動。

成功舉辦杭州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國代表團創歷史最好成績

image.png

杭州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于2023年10月22日至28日在杭州成功舉辦。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國務委員諶貽琴出席開閉幕式。此次亞殘運會共設22個大項、501個小項的比賽,來自亞洲44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比賽。中國體育代表團439名運動員全項參賽,獲得214金、167銀、140銅總計521枚獎牌的優異成績,打破13項世界紀錄,35項亞洲紀錄,位列本屆亞殘運會獎牌榜首位,取得了中國體育代表團自參加亞殘運會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

中國殘聯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image.png

中國殘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主題教育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立足殘疾人工作實際,把主題教育與“學聽跟”、“走轉改”、“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實施緊密結合,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方面取得紮實成效。

成功舉辦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四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國務院總理李強對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image.png

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四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于2023年6月27日至29日在濟南成功舉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對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國務委員諶貽琴出席開幕式並宣佈大賽開幕。本屆大賽共設資訊通信技術、工藝美術、手工業、工業及先進製造業、生活服務等五大類28個競賽項目,來自全國各地的950名殘疾人選手參加了比賽,其中56名殘疾人在大賽中脫穎而出,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在2023年3月舉行的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中國代表團29位殘疾人選手取得6金7銀7銅的佳績。

《“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加快實施,殘疾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得到有力提升

image.png

脫貧不穩定、邊緣易致貧、突發嚴重困難的殘疾人納入監測和幫扶範圍,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2023年,1028.3萬殘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1182萬困難殘疾人領取生活補貼,1573.3萬重度殘疾人領取護理補貼,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穩定在85%以上,46.8萬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穩步提升,30813名殘疾學生被高校錄取,新增城鄉殘疾人就業54.4萬人。2023年6月7日,全國高考拉開帷幕,全國各地通過印製大字卷或盲文卷、專人引導、提供助聽器、設置無障礙通道等方式,為近萬名殘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高考“合理便利”服務支援力度的加大、護航政策的完善助更多殘疾考生迎來“夢想成真時”。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施行,殘疾人事業法律法規建設取得新突破

image.png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作為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專門性法律,為新時代進一步保障殘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促進社會全體人員共用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法律頒布後,積極組織開展宣傳貫徹,營造全社會宣傳貫徹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人人享有無障礙環境的良好氛圍。202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殘聯共同發佈12件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首批“美麗工坊”正式揭牌

image.png

2023年11月29日,“美麗工坊”殘疾婦女就業增收項目推進會暨首批“美麗工坊”授牌揭牌儀式在湖北武漢舉行。“美麗工坊”是由中國殘聯、全國婦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發起的殘疾婦女就業增收項目。項目計劃在“十四五”期間,通過層層培育、推薦和選拔,推出100家“美麗工坊”,輻射帶動1萬名以上殘疾婦女就業增收。

殘疾人領域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展,為服務國家外交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image.png

2023年12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獅子會會長希爾一行,希望國際獅子會與中國殘聯、中國獅子聯會加強交流合作。成功舉行中美殘疾人事務協調會,為促進兩國關係良性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先後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殘疾人事務主題交流活動、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殘疾人事務合作研討會等活動,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在殘疾人康復、輔助器具、文化體育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全國殘聯積極支援洪澇、地震災區受災殘疾人救助工作

image.png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及時部署安排支援洪澇災區、地震災區受災殘疾人救助工作。災情發生後,中國殘聯和受災地區殘聯組織及時了解殘疾人受災情況,安排專項資金、籌措相關物資,支援開展災後重建和受災殘疾人救助工作。2023年12月3日,中國殘聯在涿州舉辦支援河北災後恢復重建捐贈活動,向受災殘疾人捐贈總價值1000萬元的救助款物。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後,中國殘聯和各省級殘聯第一時間與受災地區殘聯聯繫對接,根據需求援助甘肅、青海兩省資金和棉衣棉被輪椅等相關物資總值910余萬元,派出康復醫療隊馳援災區,支援抗震救災和受災殘疾人救助工作。

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能力,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image.png

2023年4月23日,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辦,大會期間首次舉辦閱讀權益保障論壇,聚焦保障特殊群體基本閱讀權益,推動《馬拉喀什條約》在中國的落地、實施、推廣,更好地保障我國廣大閱讀障礙者的文化權益。6月至10月,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最新創排的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在甘肅省敦煌市敦煌大劇院駐場演出105場,此外赴基層舉辦“共用芬芳·共鑄美好”巡演24場,把文化送到基層、送到殘疾人身邊。11月30日,由中國殘聯主辦、中國殘疾人特殊藝術指導中心等單位承辦的國際殘疾人日主題晚會《我的夢·生命密碼》在北京北展劇場舉行。12月3日,中國盲人協會與中國盲文出版社舉辦“看見明天”成立70週年公益音樂會。

圍繞一系列殘疾人重要節點,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和扶殘助殘文明實踐活動

image.png

中國殘聯聯合多部門開展主題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的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活動,開展主題為“預防先天殘疾,守護美好未來”的全國第七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全國愛耳日、世界孤獨症日、愛眼日、肢殘人活動日、國際聾人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國際盲人節、國際殘疾人日期間,各地殘聯聯動社會各界開展公益演出、展覽、知識宣傳、志願服務等系列扶殘助殘文明實踐活動,營造了全社會關愛殘疾人的濃厚氛圍。

(圖片來源:部分來自新華社、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中國網、廣西殘聯、新京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