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一名身殘志不殘的標兵!……就像懸崖峭壁上的青松。”這是王澤宇在容城縣南張鎮北張中學演講比賽中朗誦的一首詩。這首如同他成長寫照的詩,也讓奶奶張秀先的思緒飄回了17年前。
17年前,王澤宇早産出生後不久,就被診斷為腦癱患兒,善良的張秀先不願意放棄這個跟自己血脈相連的小生命,毅然決然扛起了撫育、治療、培養孫子的重擔。從此之後,奶奶張秀先負責照顧孫子,爺爺王佔良負責賺錢養家。十幾年如一日毫無怨言的付出,讓善良、堅韌的張秀先被評為“時代新人·河北好人”。
從“不可置信”到“豁出去了,帶孩子去治病”
臨近2006年春節,孫子王澤宇的降生給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增添了一份喜氣。奶奶張秀先對孩子格外用心,不知不覺到了“三翻六坐”的階段,6個月的孫子卻連一點翻身的跡象都沒有。起初,一家人認為孩子是因為早産發育比較晚,再大一點兒情況興許就能好轉。
等到孫子一歲多時,雖然能模糊地説幾個字,但是仍然不能站、不能走,這讓張秀先再也坐不住了。“家裏一切開銷都要靠他爺爺打工掙錢,所以沒法脫身。我倆商量後,決定由我帶孩子去北京檢查。”張秀先説。
“當醫生跟我説孩子確診是腦癱,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只能在床上和輪椅上度過一生。我整個人都木了,完全不能相信這樣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們身上。”醫生的話猶如一記重錘敲在張秀先的心上,一時淚水淌了一臉。醫生見狀不忍心地勸她:“做康復治療的話可以緩解孩子的症狀,或許還有希望”。
“康復治療1個月得花費1萬元,聽到完全超出我們承受能力的費用時,我直接懵了。”張秀先説,這筆治療費用對自己家庭來説是挺難承受的,但是孩子的情況也讓她沒法多想,跟老伴兒一商量就決定豁出去了,不管多難,就算砸鍋賣鐵都要帶孫子去治病。自此,張秀先開啟了背著孫子“走南闖北”的漫漫求醫路。
你是母親奶奶,趕明兒,我就跟你叫母親奶奶
北京、邯鄲、石家莊……只要打聽到哪家醫院能給孩子的病情帶來希望,張秀先就背起孩子奔向哪。在各地康復治療,經常一住院就是好幾個月,最長的一次住了九個多月。“這麼多年,我的關注點全在孩子身上,哪家醫院的康復效果好,哪兒又出了什麼藥,我比誰都清楚。”而趴在奶奶背上的孫子,不僅一路見證著奶奶的奔波和艱辛,也早早懂得了感恩與自強。
每次康復治療,張秀先都細心地跟大夫學習按摩的手法力度,每天不管多累都堅持給孩子捏、按、搬腳,抬腿……緩解孫子僵硬的身體,經常一套按摩做下來,她都累得氣喘吁吁。看到患有心臟病,每天都帶著速效救心丸的奶奶這麼任勞任怨、事無巨細地照顧自己,王澤宇突然喊了一句“母親奶奶。”
“聽到孩子這麼叫,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還反問了他一句‘誰是母親奶奶?’‘你是母親奶奶,趕明兒,我就跟你叫母親奶奶。’”聽到孫子的稱呼,張秀先的淚水一下涌出了眼眶,“孩子的這一句話讓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沒有白費,他懂感恩是我們老兩口最欣慰的事兒。”
然而,畢竟是孩子,超強度的訓練,加上身體上的痛苦,孫子承受不住時也會産生懈怠,不想訓練了。這時候張秀先就狠下心來,跟在孩子身邊監督,“我就想讓孩子知道,他想要站起來就必須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在張秀先的影響下,孫子常常自己念叨“我要自強自立。”
要記住別人的好,更要力所能及地回報
2014年4月8日,孫子上學了。一家人高興之餘,張秀先又跟隨孫子的腳步踏上了漫漫的“陪讀”路。因為擔心孩子在學校很多事情不能自理,小學前三年,張秀先需要整天陪王澤宇呆在學校,照顧他喝水、上廁所等。
除了日常生活上的照顧,張秀先老兩口還要指導王澤宇的學習。“剛開始時,孩子因為胳膊和手沒有力氣,手指協調性也差,寫字特別慢。正常孩子寫一行的時間,他才能歪歪扭扭的寫一個字,孩子經常急得直哭,但是這麼多年的康復治療也練就了孩子不服輸的性格。”張秀先説,加上老兩口的嚴格督促,孫子上學之後從沒有耽誤過任何一次作業,也從未遲到、曠課過。
“2008年7月13日早上6點5分,奶奶帶澤宇去石家莊治療腿去了,2008年10月23日下午到家。……轉眼之間,王澤宇上中學了,十多裏的路程,奶奶每天五點起,六點吃飯,六點半就出發帶王澤宇去上學……”爺爺王佔良自孫子出生時起,就開始給他記日誌,在這本近十萬字的日誌裏,不僅寫下了關於孫子的一切,也記錄下了一家三口這麼多年的酸甜苦辣。
除了平時在家照顧孫子之外,張秀先也是村裏有名的熱心腸。疫情來襲時,她就自告奮勇地申請到村裏當起了防控志願者。給鄉親們送物資、幫助轉運隔離人員……經常忙碌到深夜時還在入戶排查。她的熱心腸和助人為樂精神不僅鼓舞帶動了很多身邊的朋友鄰居,也深深感染了孫子,他打開存錢罐,拿出了自己多年來積攢下的六百多元,跟奶奶説要捐款。張秀先欣慰地説:“孩子,你長大了!”
“這麼多年,我們得到了好多親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的幫助,如果不是遇到這麼多的好心人,我們的生活會更難。”張秀先説,她和老伴兒把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和事兒都記了下來,“我們最希望的是孩子能像我們一樣,記住別人的好,記住別人對他的幫助和照顧,更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回報別人、回報家鄉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