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槐樹灣村曾因地處採煤沉陷區而全部搬遷,近幾年,這裡聚集了30多位創意陶瓷手工藝人,這裡的古樹、窯洞、石墻、青磚瓦房給了他們無限的靈感。
“2009年,槐樹灣村240多戶村民全部遷到了另一個地方,經過多年的自然填充和沉降,再加上煤礦的開採位置遠離了這個村,經專家勘測鑒定,老村已不存在安全問題了,所以我們想重新利用起來,打造一個陶瓷創客基地。”神垕鎮黨委副書記王洋説。
出生於河南信陽、在武漢打工多年的丁祥酷愛鈞瓷,2019年來到槐樹灣村的時候便覺得這裡很安靜,特別適合搞創作,於是放下了武漢的工作,潛心研究鈞瓷。他先在神垕鈞瓷小鎮上跟著師傅學了兩年製作工藝,2021年3月,租下了槐樹灣村的一個小院,經過三個月的改造,這裡成了他的鈞瓷工坊。
槐樹灣村陶藝工作者丁祥在修坯。(受訪者供圖)
紅色石頭與匣缽片砌成院墻,墻內的石榴樹挂滿果實,石頭、水池、金魚、花草組成的小景觀佔據小院一角,院內南側的屋子是製作工坊,正堂右邊的屋內擺放著祥雲爐、竹石畫缸、鈞釉太湖石、鈞釉超薄胎茶器等丁祥製作的瓷器。
丁祥今年38歲,小時候因患脊髓炎治療不及時而留下殘疾,走路有些跛腳,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鈞瓷的熱愛,他自己建造了一個電柴結合的窯爐。“鈞瓷的美在於‘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我一直堅持全土燒制,也在不斷摸索如何能産生更美的釉變。”丁祥説。
侯非是本村人,他繼承了祖上的裸燒技藝,也經歷了村子的變遷。
槐樹灣村人侯非在工作。(受訪者供圖)
“整村搬遷後,我的父親除了燒窯不會幹別的,他一直惦記著家裏的老窯,後來他看村裏也安全了,便帶著我回來重操舊業。”侯非説。
現在,侯非是槐樹灣村村委委員,他告訴記者,2016年,村裏成立了集體經濟合作社,目前村集體已經收儲了63戶村民的房子,引進了32位陶瓷手工藝人,下一步,村裏將對收儲的房屋進行加固修繕,同時修整溝谷,改善環境,以吸引更多的陶瓷藝人前來創業。
“這裡有豐富的高嶺土資源以及原生態的村落,我相信一定會吸引更多的設計人員和藝術工作者,他們會在這裡産生更多的靈感,實現藝術的昇華。”王洋説。